另一方面,虞海燕拉攏腐蝕紀檢干部的行為,也警示了紀檢干部面臨的廉政風險。毋庸諱言,紀檢干部不是生活在真空里,也不具有天然排毒殺菌的政治免疫力。隨著反腐敗斗爭深入推進,腐敗分子和不法人員對紀檢干部的“圍獵”也在加劇,千方百計進行拉攏腐蝕,妄想把監督者變成“自己人”。應該說,絕大多數紀檢干部經受住了誘惑,守住了底線,用一身正氣抵制了各種歪風邪氣。
但是,也有一些紀檢干部迷失了方向,掉進各種“陷阱”而難以自拔。電視專題片《打鐵還需自身硬》中,魏健、曹立新、袁衛華等紀檢干部面對“圍獵”防線失守、執紀違紀,利用手中的監督執紀權尋租牟利,其違紀違法細節令人觸目驚心,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這些反面案例一方面警示,信任不能代替監督,不管什么權力一旦失去監督,就勢必異化變質,紀檢機關清理好門戶、解決好“燈下黑”問題是履行好職責的必要保障。另一方面,這也凸顯了“正人先正己”的重要性。監督別人的人首先要監管好自己,執紀者要做遵守紀律的標桿。紀檢干部只有嚴于律己、清廉自守,始終保持清醒頭腦,始終慎微慎獨,才能煉就“金剛不壞之身”,在腐蝕與反腐蝕的生死較量中站穩腳跟、以正壓邪。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