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述上海發布的減負令中,上海市教委還稱將成立專項工作組,聯合相關部門對教育培訓市場開展集中整治。在整治的同時,上海將制定和完善各類民辦非教育培訓機構準入審批和日常監管的規范性文件,形成教育培訓市場的長效監管機制。
資料圖:2月17日,昆明中小學生在圖書館自習室內寫作業。中新社記者 任東 攝
破解“減負困局”需改變單一評價體系
“減負困局”到底如何破解?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對中新網記者分析,中小學減負的關鍵還是改變當前中國教育的單一評價體系。
“在每分必爭的考試制度不改變的情況下,學生、家長、學校都希望考高分,考試的硬門檻不除,就無法杜絕減負禁令中學校變相加壓,更杜絕不了家長在課外給孩子加壓,這也是當前中國教育培訓市場火熱的根本原因。“儲朝暉說。
儲朝暉解釋,在中高考等環環相扣的升學考試壓力中,很難讓孩子按照自己的興趣進行選擇學習,“例如,對于不喜歡某門功課的孩子來說,這門功課的作業量可能并不大,但是對他來說課業負擔依舊很大。”
儲朝暉說,課業負擔的減輕,根本的改革方向是推進中高考制度改革,落實學校的自主招生,讓學校放下考試的指揮棒,讓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學習,建立多元的評價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