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到底有沒有必要在繁忙的學業中參加社團活動?是不是只有成績最好的學生才能被選拔進入學生社團?除了學科相關,社團還能不能玩出點新花樣來?
2016年11月25日下午,上海浦東新區建平中學“金蘋果”大道兩側,浦東各所中學的學生社團依次擺攤“獻藝”。有大聲吆喝,駐足就送鮮花一枝的;有抱著吉他,現場彈唱的;還有帶來一堆魚類標本,現場解說標本制作流程的。
這是2016年浦東新區學生社團文化節的開幕場景。這個社團文化節,從1998年第一次舉辦,至今已有18年。18年前,浦東剛剛開發開放8年時間,是一座教育大區,只有零星的幾所引入海外教育理念的中學開設學生社團;18年后,浦東幾乎每一所中學都有自己的社團。據2014年的數據,浦東幾十所高中里,活躍著600多個學生社團。
在中學社團開設推廣過程中,學校條線、教育系統共青團的力量不容小覷。
最有性格、最有范兒的學生,都玩社團
浦東學生社團文化節現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看到,每一個社團展示攤位里,都會有一兩名學校里的“顏值擔當”。他們有的站在展板前吆喝著給自己社團拉票,有的以“講解員”身份站在展板前,負責向參觀者解答各種疑問。
“我們可能并不是學校里學習成績最好的那部分人,但我們絕對是最有性格、最有范兒的一群人。”上海師范大學附中高二1班的學生陳豪中,是Glaze17樂隊的主唱,他能在大庭廣眾之下,毫不怯場地邊彈邊唱。
Glaze17樂團里的偶像,是一名已經從復旦大學畢業的學長。他多年前以高分考上復旦大學,畢業后工作一段時間,最終選擇成立自己的音樂工作室,前不久還出了一張個人專輯。
陳豪中覺得,年輕人就應該遵循自己內心作出抉擇,“自己適合做什么,只有自己最清楚”。
更準確地來講,Glaze17樂團的成員是一群學習成績中等、有主見、能管理好自己時間的學生。他們給自己定了一個規矩——每學期排練一首歌。午休時間、雙休日,無論學業多繁忙,他們總能擠出時間來,“原創歌曲、鼓手、貝司、吉他、鍵盤手,每一個人,都在嘗試‘排時間’”。
與Glaze17的“出世”狀態相比,東昌中學的“學生公司”社團則“入世”得多。
這個成立于2010年的學生社團,每年都會在學校大型活動、社團展示節、運動會上售賣頗合學生心意的產品。他們賣過進口零食、校園文化周邊產品、個性印字T恤、運動手環、小掛件等。2016年圣誕節前,他們找到學校最受歡迎的幾個老師,準備銷售一套印有教師寄語的明信片。
“學生公司”社團社長、高二2班學生范婷婷告訴記者,社團每次搞活動都會獲得盈利。活動中,按照貢獻不同、按勞分配的原則,每一名社員能分到10元~30元不等的“獎金”。公司雖小,五臟俱全,有策劃部、執行部、宣傳部等,每一個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
企業社會責任也不能少。每年,“學生公司”社團都會拿出一部分利潤來做公益。在對學生需求做了一次調研后,去年,公司向學校捐贈了兩排傘架的雨傘。范婷婷說,今年,公司還打算再給學校送兩排雨傘,“雨傘使用率非常高”。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