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新的一年,最大的擔憂之一是隨著特朗普政府就職,貿易戰也在醞釀當中。”《菲律賓星報》4日稱,只有特朗普最狂熱的追隨者才真正相信特朗普所說的敲打中國可以收回流失的制造業就業機會,特朗普顯然不可能逆轉30年來從美國這樣的發達國家向中國等低工資新興市場國家的工作轉移。許多經濟學家強調,比起將工廠遷到中國等地,美國因為技術更新失去的工作崗位更多。如同美國《財富》雜志所說,中國對美國出口相當一部分是“加工貿易”,這意味著中國從其他國家進口元件,組裝后出口到美國和其他地方。一旦開啟對華貿易戰,我們和其他新興市場經濟體都將間接受害。
一些極富爭議的主張,一個由眾多富豪組成的“美國有史以來最富有”卻極其缺乏經驗的內閣,特朗普本人至今尚未對如何處理他的商業帝國做出實質性交代……種種質疑,讓人們對特朗普時代的美國心里沒底。2日,蓋洛普發布民意調查顯示,超過一半的美國人認為特朗普不具備應對世界危機,并睿智地使用軍事力量的能力。
美國《國家利益》3日稱,特朗普看起來異常爭強好勝,總是從輸贏的角度看問題。他以做生意的方式和對“貨幣操縱”、失業等問題的過時看法,將整個美中關系放在輸贏的天平上衡量。如果美國的領導人凡事都從輸贏角度看問題,可能對這個國家并非好事。
“美國正在變成‘特朗普斯坦國’”,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保羅·克魯格曼3日以此為題在《紐約時報》撰文說,我們正要把權力移交給這樣一個人,成年后的大部分時間里,他一直試圖在自己身邊建立起一種個人崇拜;要知道,他的“慈善”基金會花了不少錢,買下自己創始人的一張6英尺高的肖像。同時,看看他的推特就足以表明,勝利當選也絲毫沒有緩解他對自我滿足感的追求。所以一旦他上任之后,可以預料會有大量自我膨脹的事情發生。特朗普似乎正在組織一個裙帶關系團隊,選擇一些億萬富翁來負責他政府班子里的許多關鍵崗位,這些人身上都充滿明顯而復雜的利益沖突。總之,美國正在迅速變成一個“斯坦”。
【環球時報駐美國、德國特約記者 李勇 青木 魏輝 柳玉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