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點燕南街道永漿村,終點上坪鄉集鎮的永上旅游公路,全長約24公里,征用耕地75.9畝、林地征收234.91畝,房屋征遷2戶。永上旅游公路已建成通車,原先永安市區至上坪“長、彎、繞”的路況就此改觀,永安市生態旅游產業又添一條“快車道”;
興泉鐵路建設項目即將全線貫通,二期50戶安置建房,已有32戶進入水電安裝、16戶封頂,24個塔架基礎用地征遷完成,線路走廊青苗補償正在協調……
永安市燕南街道地處永安南大門,地域廣、人口多,肩負的任務繁重,征遷項目就是其中之一:城投幼兒園、馬夷口路、城市垃圾綜合處理廠等項目已完成征遷并在動工建設中;汽車園、原一塑后山地塊棚戶區、原福建汽車廠生活區棚戶區、省一建公司茅坪地塊、山岡地塊征遷工作正在有序進行……
“征遷工作難度大,如果一個征遷項目久拖不決,新舊矛盾交織,后續工作難度更大。”10月22日,談及老舊小區改造、民生補短板、基礎設施建設等征遷工作,街道黨工委書記吳雅婷感觸尤深。
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燕南街道不少村民的耕地陸續被征用。去年,南部污水處理廠項目實施,占地156畝,地面構筑物涉及31戶村民。老馮等20多戶村民的部分征地,由于被征用為建設安置房、水利基礎設施等項目,無法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未能納入失地農民養老保障范圍。老馮等村民對此不理解,項目征地受阻。燕南街道按照“誰用地誰負責”原則,由用地單位繳納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障補助準備金,不足部分由財政轉移支付補助,老馮等失地農民參照被征地農戶養老保障待遇標準,享受了養老保障補助。心結解了,村民們在征遷協議上簽下名字。
“從征遷戶的角度出發,充分尊重征遷戶的意見和建議,以真心換‘征’心……”征遷干部老楊說。在省一建茅坪項目公租房的征遷工作中,永安市政協干部羅祥照經常上門入戶,耐心細致地幫助解決困難、打消疑慮。得知掛包征遷戶陳家文闌尾炎住院動手術,他立即帶著水果和慰問金前往醫院看望,征遷戶躺在病床上感動地說:“像你這樣關心體貼群眾,我全力支持你的工作。”不久,征遷戶上午辦理出院手續后就簽訂騰房協議,下午就搬家騰房。
省一建茅坪征遷項目中,永安市人大機關具體負責掛包3戶征遷戶。工作人員入戶了解發現,征遷戶情況復雜,當事人有的在外地,有的已故,房子由遺孀居住。掛包人員以人為本,一次次不厭其煩登門,一遍遍推心置腹溝通,一點點解決實際困難,一個個貼心暖心的幫助……從開始的拒絕接電話、拒絕入戶、拒絕溝通,到最后的互相理解、相互支持,在規定時間內圓滿完成3戶搬遷任務。
近年來,燕南街道先后完成20個項目征遷任務,涉及交通、教育、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其中,二坑路等一批久拖不決的征遷項目有效化解,南部污水處理廠、城市垃圾無害化處理、城投幼兒園建設3個項目列入2021年三明市“五比五曬”重點項目。今年6月,街道啟動新一輪攻堅以來,省一建茅坪和原一塑后山地塊等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將有效改善城區620多戶居民居住環境。
(童長福 盧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