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們通過有趣的活動來緩解考前的緊張情緒(泉州一中 供圖)
一年一度的中考將至,不少考生會感到壓力倍增,焦躁不安。那么,如何緩解這些在考前產生的緊張、焦慮的情緒?對此,心理健康老師給出的建議是,考生們在備考階段,要懂得去學會適時舒壓,通過一些勞逸結合的方式來進行自我放松。另外,家長們也要正確地做好溝通和引導工作,在幫助考生緩解情緒的同時,也要適當給予鼓勵和支持,為考生們提供正面的心理能量,讓其以積極向上的心態迎接升學考的到來。
考生學會自我分析“對癥下藥”舒緩情緒
“面臨學習生涯中的重大考試,對于考生而言,是一次巨大的挑戰。在這種情況下,出現適度的緊張和焦慮是很正常的,有時還能幫助考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學習效率。”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泉州豐澤刺桐中學心理老師孫雅森指出,如果考生過度焦慮,影響了作息和日常生活狀態,則會影響到在考試中的發揮,因此要及時做好緩解這些情緒的準備。
“緩解考生們的緊張和不安,需要找出癥結的源頭,才能夠‘對癥下藥’。”孫雅森介紹說,如一些考生們會因為知識準備不足而對即將到來的考試感到不安,那么,這類考生就應利用備考階段及時查缺補漏,通過提高復習效率、鞏固知識來緩解情緒。若是一些平日里會習慣性焦慮的考生,則可以多進行一些“場景模擬”,通過降低對考試的恐懼感來緩解焦慮情緒。失眠、過度疲勞等導致體能狀態的不佳也會產生高焦慮。對此,建議考生們到了考前的沖刺階段,更要注意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切忌熬夜復習,而應保證足夠的睡眠,一個良好的作息習慣也能避免過多焦慮情緒的產生。
“傾訴焦慮、體育鍛煉、勞逸結合以及做些放松訓練,都是適合考生們在考前緩解不良情緒的有效方式。”孫雅森表示說,如果考生們在備考時感覺壓力很大,可以選擇以交談的方式來舒緩,如找父母傾訴,或是找學校的心理老師進行咨詢。最容易也較為有效的緩解情緒、舒緩壓力的方式,可以通過一些簡單的體育鍛煉來實現,如慢跑、跳繩、爬山等,因為適度的體育運動,有促進大腦運動中樞興奮,促進記憶、學習、語言中樞休息的作用。除此之外,考生也可嘗試一些簡單放松方法來緩解考前焦慮情緒,如選擇一個舒服的姿勢,閉上眼睛,在全身放松后再緩慢地做一個呼吸動作,在呼氣、吸氣的過程中,想一些自己喜歡的事物,反復進行幾分鐘后,通常能夠起到緩解焦慮情緒的效果。
家長充當“心理輔導員”幫助孩子調整心態
身為考生的“后勤部長”的家長們,在備考階段應該做些什么?家長們不僅要幫助考生們形成規律作息,為其制定合理營養的餐食,還可以通過一些方式來幫助考生們放松緊繃的神經,如適當地找一些空余時間,陪伴孩子出去走走,散散心。
“一些自我期望過高、自尊心過強的考生,往往在考前會更加焦慮,對此,家長們要適時去幫助考生們進行心態調整。”孫雅森介紹說,由于過高的目標會造成緊張焦慮,如果發現考生是因為這些原因而產生不好的情緒,家長們則要試著與考生進行溝通,幫助其重新調整目標,將目標定位在考生通過努力可以達到的范圍內。
“面對中考,家長們也應和考生們一樣保持平常心,不要去刻意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孫雅森指出,隨著中考臨近,一些家長會特地抽出更多的時間去陪伴孩子,并且過多地關注考生,有些家長還會將所有生活的重心都放在考生們的身上,其實這樣做反而在無形中增加了考生們的壓力。其實,家長的焦慮和壓力會通過日常的溝通傳遞給考生。家長們在與考生們溝通時,可將語速刻意放慢一些,語調變得柔和一些,這樣不僅有助于家長自己平穩情緒,也能把平和的狀態傳遞給考生。同時,家長們也應該淡定地面對中考,以平常心對待考生,為之營造一個輕松的家庭氛圍才好。另外,由于有些家長在臨近考試前會不斷地嘮叨考試的重要性,一聽到有關升學考的消息就過度反應,其實這都是對考生們的焦慮、壓力進行強化,反而會造成不好的影響。因此,家長們應該要有意識地減少或不去嘮叨,多給予考生們充分的信任。一旦碰到相對嚴重的情況,家長則要及時尋求心理專家等專業力量,來幫助考生們調整心態,以良好、積極的狀態應對考試。(記者陳士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