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9月17日訊 日前,永春人康志鵬去朋友家吃佛誕,點燃禮花被炸裂右眼(詳見《永春男子點燃禮花炸裂右眼球 經銷商:禮花沒問題》)。
經銷商稱,合格證(左)上的是禮花生產日期,外包裝(右)上是紙箱組裝日期
禮花是怎么炸到眼睛的?
康志鵬說,是引線燃燒過快,他還來不及閃,第一發禮花就直沖他的眼睛。
“點燃禮花,把頭部伸到炮箱上方,這是操作問題,不是質量問題。”禮花經銷商永春縣土產日雜公司毫不退讓,隨機取來一箱禮花進行試驗。
海都記者發現,禮花的生產商曾在去年12月19日至今年6月1日期間,被當地安監部門——江西省上饒市廣豐區安監局要求停產,其間安全生產許可不被批準。昨日下午,江西省上饒市廣豐區安監局回應,并未發現生產方在停產期間違規生產。
一箱禮花兩個生產日期?
事故發生在永春縣坑仔口鎮的康建場家里,他拿來了那箱惹事的空禮花。當晚,這箱100發的禮花全部燃燒發射,只剩下空空的圓柱形炮筒。
紙箱外貼著一張殘缺的“普通禮花爆竹包裝標識碼”,上面寫明“產品名稱:如意禮花100發”、“生產日期:2015年04月21日”,并注明生產商為“廣豐縣雙鷹花炮制造有限公司”。
離康建場家不遠,就是銷售這箱禮花的友招食雜店。食雜店老板康先生,拿出了煙花爆竹經營(零售)許可證,發證機關是永春縣安監局。“我們是合法銷售,賣禮花好幾年了,第一次出這種事。”老板娘說。
食雜店里,柜臺里還有一箱沒賣出的同款禮花,外包裝和康建場家的那箱一樣,生產日期一致。包裝標識碼完整,但無法掃描出任何信息。拆開紙箱包裝,禮花炮筒上有一張金色包裝紙,上面貼有一張黃色“合格證”,寫明“生產日期:2014年6月,保質期三年”。
一箱禮花標明兩個生產日期,一個在被責令停產前,一個在被責令停產期間,這是怎么回事?
經銷商現場實驗 堅稱無質量問題
“永春縣就我們一家經銷禮花,賣了快20年了,頭次遇到這樣的事。”永春縣土產日雜有限公司的營銷負責人鄭先生說,得知事故發生的當天,他趕到當地了解情況,查看出事的空禮花箱子,還拍了照片。
鄭先生指著照片說,禮花燃燒后,整個箱子和炮筒沒有炸毀,跟正常燃放后的空箱子一樣,說明禮花沒有質量問題。鄭先生稱,有質量問題的禮花,會出現炸筒現象,炮筒被炸壞了,煙火才會斜射到周圍的人。如果禮花沒有質量問題,只有把頭伸到禮花上面,才會出現被炸傷眼睛的情況。
“這些禮花都有合格證,我們今年七八月才進貨的。”鄭先生介紹,他從網點拿了5箱同款的禮花,拆開一看,點火引線至炮筒至少有40厘米長,“點火后,至少要10秒鐘,禮花才會發射出去”。
對于兩個生產日期,鄭先生說,禮花內合格證的生產日期,才是禮花的生產日期,而紙箱外的生產日期,是紙箱的生產和組裝日期,兩者不一樣。
鄭先生隨機帶著一箱禮花,到永春城外的空地燃放。他蹲在禮花旁邊,伸手用打火機點燃引線后,過了12秒,箱內的100發禮花陸續燃燒發射,一共用了1分20多秒。
“不是質量問題,我們不會承擔責任。”鄭先生堅定地說。
當地安監局:未發現廠商違規生產
禮花是江西省上饒市廣豐區雙鷹花炮制造有限公司生產的。如今,雙鷹公司是當地一家昌鑫花炮有限公司的分公司。海都記者電話聯系上該公司的老板徐先生,徐先生質疑記者身份,不愿在電話中接受采訪。
廣豐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的一名負責人介紹,雙鷹公司是在今年6月10日被批準通過安全生產許可證的,在許可證批下來之前,安監局對該公司進行監管停產,絕對不允許該公司在停產期間進行生產。
“外包裝的生產日期,是提前印刷的。”廣豐區安監局的工作人員介紹,雙鷹公司停產原因,主要是安全生產許可證到期了,要停產進行標準化建設,經過省市縣各級安監部門全部驗收,達到國家安全標準后,才可批準通過生產許可證。
對于各方說法,受傷的康志鵬說,他是按照平常的方式點燃禮花的,是禮花引線燃燒太快,導致他炸傷眼睛。接下來,他會聘請律師,通過法律途徑維權。(海都記者 林莉莉 見習記者 王金淼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