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腳杯常見,長腿的“高腳字”你見過嗎?在永春縣桃城鎮上沙村,一座閩南古大厝正大門兩側的墻上各有三個“高腳字”。昨日從本社微信公眾號看到照片的讀者們可解讀出來了?正確答案是“繩祖武 詒孫謀”。這到底是怎么回事,請看下文分解。
上聯“繩祖武”(從右向左)
下聯“詒孫謀”(林聯勇 供圖)
今年永春縣政協刊物《永春文史》準備推出“永春古民居”專輯,永春縣委黨史研究室文史專家林聯勇跟隨走訪中,發現了這六個“長腿”的字。這座古大厝叫“萬興堂”,是兩進的紅磚厝,為兩兄弟建于清末,現今除了部分木構件丟失外,總體保存較為完整,還有部分后人住在里面。
發現這六個字后,林聯勇曾向古厝后人了解,未得到答案。一番研究后,他終于解讀成功,因為其中的一個“謀”字比較容易辨識,而這個字啟發了他。他分析,這六個字組成對聯,應該從右向左念,答案是“繩祖武 詒孫謀”。
為什么說“謀”字啟發了他呢?他說,因為“繩祖武 詒孫謀”這六個字在很多古大厝的對聯或牌匾中出現過。“繩祖武”語出《詩經·大雅·下武》的“昭茲來許,繩其祖武”,意思是能夠繼承祖先的功業;“詒孫謀”語出《詩經·大雅·文王有聲》的“詒厥孫謀,以燕翼子”,意思是為子孫的將來善做安排。“很多人一看到這幾個字,就把它們和‘福’字和‘壽’字聯系起來,那是因為兩字常有圓形篆字體出現。”他說,而這六個“長腿”的字其實也是篆體字的變形,“創造者將他們進行了藝術加工,非常少見。”(記者 黃雅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