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環境質量達到國家二級標準,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城區內河水質環境功能區達標率為100%,省控制斷面水質均達到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Ⅲ類以上標準,城區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100%;
“十二五”以來,永春縣共實施減排項目18個,累計減排化學需氧量1033噸、氨氮280噸、二氧化硫345噸、氮氧化物76噸,分別在2010年基數上減排6.95%、19.22%、13.34%、5.2%,連續4年在全市污染減排考核中排名前列;
近年來,永春縣圍繞改善環境質量,確保環境安全,強化污染綜合防治,扎實推進污染減排工作,做好大氣及水污染防治、流域治理等重點工作任務,全面啟動福建省首批全國生態文明建設試點示范工作,全縣環保工作取得新突破,去年被環保部授予“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榮譽稱號。
提升監測能力
6月4日,在該縣環保局監控中心,泉州美嶺水泥、宏美火電廠、縣污水處理廠等企業的生產、污染治理設施運行等情況清晰地展現在視頻監控電視墻上;打開監控系統軟件,企業的外排廢水、廢氣等實時監測數據一目了然。
“只要在環保局監控中心,就可以查看轄區內重點污染源企業現場視頻畫面,調閱實時監測數據。目前已有23家重點企業納入這種監管模式,今后將在全縣重點企業中繼續推廣。”該縣環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遠程系統,對企業的生產情況、污染處理設施運行等情況進行24小時實時監管,彌補了執法人員現場檢查的不足,使企業“無機”可乘。
為了提升監管水平,該縣環保局除了加強干部教育培訓,還加大投入,建設了PM2.5空氣自動監測站,并對實驗室進行升級改造,目前建成了配齊基本監測設備的1000平方米環境監測站實驗室,“今年計劃再投入200萬元建設1座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站,并對原有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站進行升級,實現城區環境空氣質量日報”。
監管和服務并重
走進泉州美嶺水泥公司,只見廠區綠樹成蔭,干凈整潔,完全看不見想象中水泥企業生產時“煙塵滾滾”的景象。
其實,之前幾年,這家效益不錯的大企業,有段時間曾因環保問題引起諸多糾紛。
“既要監管,還要做好服務。”為了幫助企業徹底解決環保問題,該縣環保局一方面責令其停產,一方面積極為企業提供技術指導。
最終,該企業先后投入7000多萬元,建設了除塵器、煙氣脫硝設備等環保治理設施,在實現廢氣穩定達標排放的同時,完成氮氧化物減排1000噸,最終取得環境和效益的雙贏。
在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這一重點工作中,該縣環保局嚴格把好環評審批關和項目選址關,從源頭控制好污染源,對落后產能企業實行關閉淘汰。對滿足環評條件的企業,則開辟“綠色通道”,做好環保服務,“縣域內的大企業已經走上良性循環的健康發展道路”。
推進流域治理
在吾峰鎮濕地公園景觀棧道上,總有游人在賞景、拍照;沿濕地公園淙淙而下的霞凌溪溪水清澈見底,引來不少孩童潑水嬉戲。
去年,該鎮按照環保工程與水利工程、景觀工程融合發展的思路,打造了這個“流域治理、農民休閑、鄉村旅游”為一體的景觀工程。“既實現對溪流面源的治理,同時對農村生活污水進一步深化再處理,一年可實現化學需氧量削減20噸、總氮削減14噸、總磷削減1.6噸”。
這是永春縣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取得的成效之一。去年以來,該縣重點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實施了飲用水水源保護整治,生活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小流域污染治理;在晉江西溪上游永春段跨境流域污染綜合整治方面,進行了工業污染、農業面源污染、生活污染等整治及河道修復;對桃溪流域水環境污染,進行了河口濕地建設、畜禽養殖污染治理、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程、小流域環境綜合整治等。桃溪周邊環境逐步提升,水質持續改善,霞凌溪、濟川溪在全市21條小流域考核中名列第一、第二。
據了解,下一步,永春縣還將對城區桃溪干流、支流周邊禽畜養殖實行全面關閉。 (蒲遠寶 姚文銘 吳曉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