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對老街的印象蠻深刻的,畢竟進進出出都要經過這條老街,老街的一磚一瓦,一樹一木,一呦一喝,都是那么熟悉,那么親切……
這條老街是我小時候經常要走過的老街再次回憶起那些年代久遠的往事,才熟知一切已成為過去成為歷史。
小時候,奶奶牽著我的手走在灑滿晨曦的老街上,這一刻天剛剛蒙蒙亮,太陽的光輝散落在老街的屋頂上,熟睡在在屋頂上的貓醒了,有些抓狂的追著麻雀跑,聞聲趕來的狗對著屋頂上一陣狂吠,我很樂趣的扯了扯奶奶的衣角,意思奶奶看看那逗樂的場面,奶奶還沒來得及看,老街的熟人便和奶奶講起古來這個老街,隨著太陽慢慢的升起,越發熱鬧起來勤快的“豆腐嬸”帶著斗笠挑著一擔雪白的豆腐扯著嗓子沿街叫賣賣蔬菜的小販蹲坐在小凳子上與早起買菜的人討價還價著閣樓窗臺口傳來了廣播的聲音,炸油條的聲響滋滋的響,再聞聽“老板娘,再給我打碗豆漿“,生意紅火。
隔壁賣包子的,很淡定的掀開蒸籠罩,從容微笑的面對前來買的顧客,包子的香味彌漫了整條老街……
和奶奶徒走在老街,奶奶會給我講這條老街的歷史靜靜的認真的看著閣樓上的窗,才發現每家每戶的窗花刻的都不一樣,顯得老街更加獨特美麗。小時候的老街,可謂是豐富喧鬧的集鎮。補鍋打鐵的店鋪傳來叮鐺碰撞的聲響,賣斗笠的店鋪里老板正嫻熟的編制著斗笠,賣布兼制的店鋪里老板帶著老花鏡仔細的尺量著布匹,賣雜貨的老板很熱情的呼著客人還有那些沿街叫賣的,賣糖人的被小孩子們圍著,小孩子們爭買著糖人的場面可童真有趣小時候爺爺經常給我買糖人,記得當時我很喜歡孫悟空這個糖人,舍不得吃,結果掉到地上…
夏日的老街,普遍見到一個挑著擔子沿街叫賣的“豆花”老伯,如果逛街逛累了,可以在陰涼的樹陰下歇腳,再叫上一碗濃香的“豆花”,細細品嘗會覺得這才是盛夏應該有的小細節。老街還有許多經典特色的小吃,有去火消暑的仙草凍,口舌生香的小籠包,滿嘴酥香的餅干,嫩皮薄透的炸春卷…
很多小吃可以換著花樣吃。老街的夜色也是挺古樸的,昏黃的街燈靜靜的在老街兩邊流瀉著光輝走在夜晚的老街,聽街坊四鄰聚一起講古,看三五成群老爺爺圍坐著下棋,甚至看得入迷,聽見耳邊傳來賣“白酒”的聲音方才回神,“白酒”并非高度的白酒,這也是老街特有的一種民間自制的解署飲品,也只有在黃昏卸下的時候老街才開始有人叫賣,在其他地方白酒又叫“酒釀”,但吃來吃去還是覺得老街賣的口感最好,味道甘甜入口帶有些米酒的香氣,如果有冰塊那就更爽口,真是老街不得不品的飲品。
飲品著“白酒”,聞聽著老人們唱著具有閩南特色的“南音”,把這個原有古香古色的老街刻畫得更加富有詩意內涵。漫長的暑假成為孩子們娛樂的時間,街頭巷尾成群的大小孩團在一起玩著彈珠、跳著方格、丟著沙包…
借著夜晚昏黃的街燈,清楚的看到孩子們追跑著抓螢火蟲,在把抓到的螢火蟲放進自制的紙包里,晶瑩的螢光就像那天上的星星,追螢火蟲追得累了,孩子們就會爬到屋頂,夏夜的星空繁星點點美麗醉人,靜靜地看著夜空,數不清的星星一閃一閃的眨著眼,偶爾一顆流星劃過夜空,把孩子們的興奮勁帶到最高層,歡呼雀躍的叫著,同時給孩子們留下了無限美妙的遐想…
老街的墻布滿了許多辛酸許多無奈,滄桑的窗臺,將無奈的歲月述說得淋漓盡致,數年過去了,有些房子因年久失修,倒的倒塌的塌,狼藉不堪的殘檐斷壁,更是詮釋歲月無痕的流逝。
老街真的“老”了,我想借著閑于的時間,帶上我的單反,將這個老街的模樣攝入我的相機,讓多年后的我來回憶這個撒滿滄桑撒滿回憶的老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