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歷史發其源,文化鑄其魂。歷史文化遺產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建立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協調機構,建立文化遺產保護督察制度,推動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和統一監管。
海絲泉州,全面推進歷史文化遺產整體性保護、系統性傳承、創新性發展,千年文脈賡續綿延。這座歷史文化深厚名城,在深入實施文化傳承保護工作中,展現了一個個鮮明生動的保護和活化案例,成為文化保護傳承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即日起,閩南網推出《文化傳承探訪行》策劃報道,走進歷史文化遺跡及古城、古街、古巷等文化名片,聚焦各地文化活態傳承利用,文化遺產保護創新發展的生動實踐。
閩南網11月15日訊(閩南網記者 肖曉錦 通訊員 顏彩虹)泉州永春,這座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美麗縣城,宛如一顆鑲嵌在福建大地的璀璨明珠。魁星巖,作為永春的重要文化景點,承載著豐富的歷史和文化內涵。
魁星巖(陳志鵬 攝)
近年來,永春實施魁星巖景區提升建設項目,緊緊圍繞魁星文化特性,以魁星文化信仰為依托,通過魁星文化、星宿文化的挖掘、文化IP創造,以及旅游配套、商業業態體系的構建,打造永春旅游核心目的地。魁星文化,穿越浩瀚時空,激蕩融合新生,共話“有一種生活叫永春”。
文旅升級 千年文脈的重要載體
魁星巖,古名詹巖,寓意“文運昌盛”,坐落于永春縣城西南奎峰山麓。沿著臺階拾級而上,魁星巖隱于蔥郁林木之中,風光秀麗,景色迷人。拜魁星祈文運,古老的摩崖造像,延續1400多年的香火,是莘莘學子考前祈福的勝地。
飛檐翹角,亭臺樓閣……10月21日,位于魁星巖山腳下的魁星書院,在匠心的精筑和時光的雕琢下,終于迎來竣工。這不僅是一座建筑的落成,更是永春文化傳承的新起點。
魁星書院(陳小強 攝)
走進魁星書院,整齊嶄新的圖書布排于書架上,閱圖書、品文脈、上自習、親子游,從最初規劃的藍圖開始,魁星書院便圍繞閩南傳統建筑風格進行設計,首層功能區為游客接待中心、書吧、魁星講堂,二層為魁星論壇。內部設計融合獨特的魁星文化,打造出一個集文化體驗、游客集散、圖書閱覽、休閑消費等多功能一體的綜合性文化空間。
作為集研學、閱讀、茶飲、文創于一體的文化前導空間與綜合服務基地,魁星書院完工后,配備有專業講解員,為來往的游客講解魁星文化;院內架設永春伴手禮專柜及魁星周邊產品專柜,充分帶動永春本土特產的銷售、魁星文化的傳播,延伸魁星巖景區文旅產業鏈條,不斷豐富旅游區產品與業態,為永春縣文旅產業發展增添新動能,也為永春的文化傳承注入新活力。
魁星書院為永春的文化傳承注入新活力(陳志鵬 攝)
除了魁星書院、狀元宴餐廳、風景咖啡館等新型休閑業態空間建設,永春還改造原有閑置建筑打造魁星文化研學中心、魁文化主題度假民宿、金榜文創館等沉浸式互動劇場等項目,新增約50間民宿客房、350個餐位,開通“永春魁星巖至泉州客運中心站”定制班線。
同時,改造提升山門至魁星大殿登山祈福道及公共區域周邊景觀,進一步優化景區游覽動線,將天仙寺、魁星山莊、觀音閣等多個景點囊括到景區范圍,并結合南環路道路提升工程,新增停車位190個,有效解決停車位不足問題,提升景區服務品質。
通過以上項目的實施,魁星巖景區體量擴大10倍以上,實現從景區游覽到深度文化體驗的創新升級,從“半日游”到“過夜游”的華麗轉變。
創新共舞 文化傳承的嶄新畫卷
永春縣文化強縣建設暨2024年文旅經濟發展大會上,魁星巖Ⅵ視覺系統及文創產品發布,運用藝術與設計的美學語言,設計出魁星文化專屬文創,讓其變成可觸、可感、可玩的文化產品,讓更多人有機會接觸魁星文化故事,進一步提升魁星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為永春的文旅產業增添新的亮點。
作為魁星巖獨屬IP,“魁小星”串聯起關于魁星的傳說,以精致的工藝、美好的寓意,打造出一系列“魁小星”周邊文創產品、魁星好物。魁星巖系列文具、魁小星祈愿盲盒狀元香、“好運上上簽”鉛筆套裝……魁星書院里的這些文創產品,不僅是藝術的結晶,更是永春文化的傳承和創新。
魁星高照,明月揚暉,魁星書院竣工的第一個夜晚,在璀璨的燈光下,魁星書院迎來一場別開生面的盛宴——永春“魁星宴”。一席“魁星宴”,以魁星文化為文脈,永春本土風味為食材,融入養生理念,精選十余道珍饈,薈萃美食、康養、非遺、民俗、藝術于一席,用美食講述桃源大地上的魁星故事。
永春“魁星宴”(永春縣文體旅游局供圖)
游客在五里古街品嘗魁星宴(陳志鵬 攝)
永春“魁星宴”精選12道主菜,旨在挖掘永春山海融匯、藥食同源的美食文化與人杰地靈、文昌武運的魁星文化,讓歷史的醇香、鄉愁的韻味、康養的魅力在桃源大地中流淌,傳承不息。
金桔饅頭的甘甜、榜舍龜的鮮香、熟地白鴨湯的醇厚……每一口都仿佛在訴說著永春的故事。“魁星宴”不僅美味可口,更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寓意,給予學子學業有成、金榜題名的美好祝愿,并豐富永春當地的文化旅游內涵,更為游客提供一個深入了解和體驗魁星文化的絕佳機會。
嫁接聯動 生生不息的文化密碼
“一段時間來,圍繞魁星巖、五里古街兩大景區,我們策劃推出‘十里桃源生態長廊’重點旅游線路,致力于將‘珍珠’串成‘項鏈’,打造縣域核心旅游目的地。”永春縣相關工作人員介紹道。
魁星景區、五里古街一直是永春突出特色項目。歷時5年多修繕煥新的五里古街,于今年1月份正式開街。以五里古街提升建設為契機,永春規劃布局魁星民俗文化館、魁星狀元宴體驗館,推動古街與魁星文化嫁接聯動。
狀元巡游(陳志鵬 攝)
數百年前,金榜題名和狀元游街堪稱古代科場舉子殿試后夢寐以求的大事。在五里古街,鳴鑼開道,狀元巡游,熱鬧的街區、復古的妝容、莊嚴的隊伍,瞬間把人拉回到古代。
巡游中,狀元NPC不時與游客互動,拍照、行禮、贈送狀元筆,并在魁星閣前舉行魁星祈禮,現場觀眾無不沉浸在這深邃的文化氛圍之中,仿佛穿越時空,與古老的魁星文化進行一場心靈對話,深刻領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
五里古街開街運營以來,永春在每周末及節假日常態化舉辦狀元巡游、威風鑼鼓等特色載體和活動,開通魁星巖—五里古街免費公交,今年國慶期間,五里古街接待游客約30.5萬人次,魁星巖景區接待游客超5萬人次。
狀元巡游(陳志鵬 攝)
此外,國慶期間,永春推動魁星文化進泉州古城,在泉州府文廟舉辦“一舉奪魁 趣永春”泉州城市巡游季“古城+永春”文旅推介活動,精彩呈現白鶴拳表演、旅游路線推介、南音新唱、魁星點斗儀式、狀元巡游等活動,通過魁星文化聯動,借助泉州古城流量和國慶旅游熱盤,打響“有一種生活叫永春”文旅品牌。
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永春將持續推進項目建設,打造景區入口新面貌,進一步完善景區配套服務;根據景區特色、地域文化中小學各年級的學情特點,設計出不同主題、時長,針對性強、質量高、特色強的研學課程;依托景區現有空間,加強與各旅游點開展合作,形成具有永春特色的研學線路;策劃魁星文化節,深度挖掘魁星文化、星宿文化。
在永春這片人杰地靈、物華天寶的土地上,千年的歷史沉淀孕育出了獨特的文化韻味,魁星文化在這里生生不息。從古老的廟宇建筑到民間的傳統習俗,魁星元素無處不在。
而今,魁星文化的活態傳承更是精彩紛呈。藝術創作者們以魁星為靈感,制作出精美的文創產品,讓魁星走進人們的生活;熱鬧的巡游活動中,魁星故事的演繹總是能吸引大批民眾,讓古老文化煥發出新的活力。勤勞和智慧的永春人民,正用熱愛與行動,讓魁星文化之河持續奔騰,滋養著這片土地上的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