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畦畦整齊的土地里,百香果藤爭先恐后地往上爬,綠油油的菠菜在春風中搖曳,油菜花開得正艷……這是永春縣桃溪實驗小學教學樓屋頂上的“溪舟農場”。有了這個農場,教學樓的屋頂上爬滿了綠植,學校三年級到六年級的同學們也有得忙了,澆水、施肥,看著新芽冒出,花開結果。農作物生長認識不再只限于課本,更能從這方農場里得到切實的感受。
老師和同學們一起觀察研究作物的生長變化,課堂變得更具體、生動起來。
2016年12月,永春縣桃溪實驗小學響應永春縣全城植綠的號召,將教學樓的屋頂改造成“溪舟農場”。學校三年級到六年級共27個班級,每個班級都劃有一畦地。這畦地要種什么蔬菜瓜果,全由班級同學做主,也各自養護,負責到底。目前所種的瓜果中多數是學生選定后,老師出資買的,也有部分是學生從家里帶來的。每個班級的管養方式不同,有的班級分小組進行養護,每天放學后澆水,施肥等工作則由老師指導進行。遇到周末或假期,則由老師或者學校的保安幫忙照顧。值得一提的是,等到瓜果成熟時,有的班級會舉行分享會,這些同學們齊心協力通過勞動所得的瓜果,在班級里一起分享。
“農場可以讓孩子有個直觀的感受,親身體會春天的蓬勃生機。課本上講的栽培、愛護環境、寫景狀物等知識,說再多,不如讓孩子們真切感受到一粒種子從萌發到結果的過程來得更真切。”學校教師康梅香說,綠化屋頂是學生感受糧食成長的“農場”,是科學探索的實驗室,通過具體的實踐也能很好地提高作文寫作水平。除了語文課外,學校的實踐課、科學課、勞動課等也會安排學生到農場來澆水、護理,觀察農作物生長,通過實物實地講課,讓學生們有更直接深刻的理解。
記者從永春縣全城植綠辦了解到,目前在永春,除了桃溪實驗小學外,桃城中心小學、倉滿幼兒園、第三實驗小學等多所學校都實施了屋頂綠化項目。“我們鼓勵有條件的學校開展屋頂科普課堂,將屋頂綠化充分利用起來,從簡單種植、教學傳播到形成特色文化是今后的努力方向。”這名工作人員說。(記者陳玲紅 通訊員馮媛媛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