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23年,付喜連希望能再見恩人一面。
付喜連(后排左一)二十多歲時的照片
“23年來,我時常想要再見那位好心人一面,如果他過得不好,我就盡力報答他,如果他過得好,那我就安心了。”50歲的付喜連和女兒從江西老家千里迢迢來到永春,尋找23年前幫助過她的一位好心人。當年,付喜連只身一人來永春打工,不幸遭遇車禍,肇事司機逃逸,這位好心人將她背到衛生院,并幫她墊付了治療費,前后還照顧了她一個多月。病愈后,付喜連返回江西,從此失去了好心人的消息。如今,母女倆來到泉州并求助于本報,希望借助大家的力量,找到當年的好心人。
打工妹遭遇車禍恩人義務照顧至痊愈
昨日下午,記者在永春見到了付喜連母女,她們從老家江西九江修水縣來到永春縣城已經三天,去過當地派出所,也四處打聽,至今仍然沒有恩人的消息。
“時隔太多年,縣城變化很大,許多重要信息我都記不起來,所以找人比較困難。”付喜連有些發愁,但說起當年的事情,她的眼睛又亮了起來。
1994年,年僅27歲的她只身一人來到永春縣蓬壺鎮打工,在一家飯店內當洗碗工。不久后的一天,她搭摩的準備到鬧市去購買日用品,誰知不幸發生車禍,腳被卷進車輪,腳后跟被削去了一大塊肉,人倒地不起。摩的司機見狀,立即逃逸,付喜連瞬間覺得十分無助。就在這時,附近飯館內跑出一名青年男子,將她背起后一路送往蓬壺鎮上的衛生院。
“他送我去治療,還幫我墊付了醫療費,等包扎好后,又把我送回我打工的住處。由于我腳部受傷不能走動,白天有空時,他就來給我送飯,照顧我。”后來,這位好心男子要回縣城了,但看她一個人在蓬壺鎮無人照顧,就幫她在縣城朋友家尋了個住處落腳,“他有空就會來給我送飯和藥。”就這樣,好心男子前后照顧了她一個多月的時間,直到她痊愈。
返鄉后失去聯絡只模糊記得一點線索
傷口痊愈后,付喜連十分想念老家,但由于自己的暫住證和身份證被扣押在了原先飯店老板處,無法返鄉。“好心人知道以后,幫我想辦法去老板那里將暫住證與身份證要了回來,送我去晉江的車站,并幫我買了返回江西的火車票。”回憶起這些細節,她仍歷歷在目,“他的幫助是真誠而且無私的,真的十分難得。”
在返回家里的途中,她不慎弄丟了好心人的聯系方式與住址,從此與對方失去了聯絡。“再見他一面,是我這些年一直想實現的一個心愿。”她說,二十多年來,她嘗試過一些方法,比如打電話查詢他的聯系方式,或者四處打聽從永春回來的鄉鄰是否認識這樣一個人,但都沒有結果。
“來永春找人這個想法產生很久了,但我沒有文化,家庭經濟條件也不好,所以遲遲沒有實現。如今我女兒長大成人,也有出息了,她說要帶我來泉州找恩人。”于是,在女兒的陪同下,付喜連時隔23年又來到了永春。
“好心人的名字好像念陳思敏(音),有個妹妹名字念陳思英(音),他當年二十七八歲的樣子,身高165cm上下,是方臉,家中有兩個女兒和一個兒子。我車禍受傷那天,他正和朋友從蓬壺鎮運煤送往晉江。他幫我找的那個住所,應該是他朋友家,一樓是一個針織作坊。我只記得這些線索了。”如今,50歲的付喜連早已不是當初年輕姑娘的模樣,記憶的片段也不斷流失,她希望可以通過本報公布這些線索,借助讀者的力量再次見到恩人,讓她實現這個愿望。
親愛的讀者,如果你認識當年救助付喜連的好心人,請撥打熱線96339告訴我們。(記者謝宜萱通訊員鄭志林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