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柑和橘子的區別有什么不同 怎么辨別桔、橘、蘆柑?
“橘”(jú)和“桔”(jié)都是現代漢語規范字。由於在廣東的一些方言中二字同音,“桔”又曾做過“橘”的二簡字,故大陸已經將“桔”作為了“橘”的通俗寫法。臺語稱橘為柑仔。西南官話區的各方言中呼為“柑子”或“柑兒”。
柑、桔、橙及柚子的分別是柑桔類水果中的三個不同品種,由于它們外形相似,易被人們所混淆。柑桔,是桔、柑、橙、金柑,柚、枳等的總稱,柑和桔的名稱長期以來都很混亂。
按科學的角度來衡量,桔是基本種,花小、果皮好剝、種子的胚多屬深綠色;柑是桔與甜橙等其它柑桔的雜種,花大,果實剝皮不如桔好剝,種子的胚為淡綠色。因此,在寬皮柑桔中,橙柑(蘆柑)是桔不是柑 ,溫州密桔是柑不是桔。
柑和桔在植物分類學上是同科同屬而不同種的木本植物。另外柑和橘兩者常統稱為「柑橘」。柑橘屬植物是柑橘類果樹中最主要的一群植物,它有17個種,分成6個種群:大翼橙類、宜昌橙類、枸櫞檸檬類、柚類、橙類和寬皮橘類。柑橘類水果包括橘子、柑、柚、枸櫞、甜橙、酸橙、金橘、檸檬等一大家族。
為了便于區分,柑、桔、橙、柚的特點如下:
柑:又稱柑子、金實,屬于蕓香科柑橘屬,包括甌柑、女蕉柑、栟柑、廣柑、溫州蜜柑等。是橘與橙等的混種。臺語稱橘為柑仔。為蕓香科植物柑等多種柑類的成熟果實。果實較大,近于球形,皮顯黃色,橙黃色或橙紅色,果皮粗厚,海綿層厚,質松,剝皮稍難,種子呈卵形。味甜酸適度,耐儲藏。
柑和橘相似,都屬柑橘屬的寬皮柑桔類,常被混淆,但柑一般比橘大,比柚小,圓形,皮比橘厚,剝離比橙子容易。種子大多為白色。柑味道較甜,能治胃腸中熱,并可利尿。
桔:桔,為蕓香科植物福桔或朱桔等多種桔類的成熟果實。種類很多,有八布桔、金錢桔、甜桔、酸桔、宮川、新津桔、尾張桔、溫州桔、四川桔等品種。果實較小,常為扁圓形,皮色橙紅、朱紅或橙黃。果皮薄而寬松,海綿層薄,質韌,容易剝離,囊瓣7至11個。味甜或酸,種子呈尖細狀,不耐貯藏。
橙:指蕓香科,柑桔亞科,柑桔族,柑桔亞族以下的一群植物,也叫做柳橙, 柳丁。它是一種柑果, 是柚子與桔子的混合品種。有錦橙、臍橙等。常見的主要指甜橙(是由酸橙變種而來)。
比如中育7號甜橙是中國農科院柑桔研究所選育的無核、優質、豐產、耐貯、鮮食、加工(制汁)兼用的甜橙新品種。果實呈圓形或長圓形,表皮光滑,較薄,包囊緊密,不易剝離。肉酸甜適度,富有香氣。
柚:柚子是柑桔類水果的一種,更是其中果實最大的。為蕓香科植物常綠果樹柚樹的成熟果實,又名朱欒、雷柚、氣柑、文旦、香欒、朱欒、內紫、座凡、壼柑、臭橙等。如沙田柚,皮較厚,皮的外觀不是特別光滑,果型也是梨型的居多。
柚子的果實部分非常緊密,很難掰開的,吃沙田柚需要用刀切開,柚子的每片果肉都包裹的很完整,不會炸裂開。很耐儲藏, 被稱為水果罐頭。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