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從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獲悉,我國今年已發出第10億張社會保障卡,“十三五”期間社保卡將覆蓋90%的人口,未來將最終實現人手一張。
如何正確使用社保卡?未來社保卡將增加哪些功能?快和小編一起看!
我國社保卡 突破10億張
今年年中,人社部副部長游鈞將第10億張社保卡親手交到河北省邯鄲市館陶縣壽東村16歲女學生寧潔手中。
據人社部信息中心負責同志介紹,“第一張社保卡是1999年在上海發出的。目前社保卡已覆蓋全國超過72%人口,向國家‘十三五’規劃‘覆蓋90%人口’的目標又邁進了堅實的一步,最終目標實現人手一卡。”
超9成地區 醫療費用持卡即時結算
近年來,社保卡在電子憑證、信息記錄、自助查詢、就醫結算、繳費和待遇領取以及金融支付等6類功能方面不斷普及,用卡范圍不斷拓展。在梳理出來人社業務領域102項用卡典型應用中,全國平均已經開通80%,預計今年底將全部開通。
目前全國超過九成的地市實現醫療費用持卡即時結算,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正在穩步推進跨省異地住院費用的即時結算。
今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還將聯合人民銀行開展試點,在部分地區試點第三代社保卡,主要是增加“一晃而過”的非接觸功能,屆時,社保卡的應用場景更加廣泛,可進一步方便持卡人,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按照人社部“互聯網+人社”2020行動計劃,傳統以線下應用為主的社保卡還將插上互聯網和大數據的翅膀,通過搭建社保卡線上服務平臺,對接更多的社會服務渠道,使老百姓通過手機就可以快速完成社保繳費、醫保結算等事項,切實解決諸如看病“三長一短”(掛號排長隊、就診排長隊、繳費排長隊,看病時間短)等生活中的痛點和堵點,通過社保卡為群眾“記錄一生、保障一生、服務一生”。
社會保障卡 都有哪些功能?
按照規劃,社會保障卡將可以實現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領域102項業務應用,概括為以下六大功能:
電子憑證功能
持卡辦理就業登記、失業登記、參保登記、工傷認定、職業培訓、技能鑒定等人社業務,享受全方位的人才服務、就業服務、社保服務、各項就業創業政策扶持。
信息記錄憑證功能
記錄參保人員姓名、身份證號碼、出生年月、性別等基本信息;并記錄就業、參保、就醫等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關鍵信息,形成電子形式的證件副本。
查詢功能
通過自主服務一體機、12333電話咨詢渠道或其他渠道(如app),持卡人可以查詢個人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各項權益信息及辦理相關業務。
就醫結算功能
通過社會保障卡實現本地和異地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醫療費即時結算,支持掛號、診療、住院登記、購藥等就醫過程的信息服務,實現就醫購藥一卡通。
繳費和待遇領取功能
金融支付功能
激活金融功能后,社會保障卡還可作為銀行卡使用,具有金融支付、現金存取、轉賬、消費等金融功能。
(新華 人民網)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