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區北濱江公園白水營園自開放以來,受到了市民的熱捧,不少市民因為美景而特意來到公園里游玩。在游玩的過程中,有市民發現了一些存在的問題,例如蚊蟲較多,車流量較大導致難過馬路等等,因此致電96339,希望有關部門能改進這些問題,讓公園變得更美好。
公園里賣魚攤主現場殺魚
讀者反映車流量大難過馬路蚊蟲較多有賣魚攤
市民陳先生居住在水岸假日。每當傍晚來臨,他便會帶著3歲的小孫子到公園里逛一逛。不過從水岸假日過馬路到白水營園的這段路,成了陳先生最擔心的一段路。他介紹,雖然這里設有人行橫道,但車流量很大,經常要等到沒有車輛了,才敢帶著小孫子過馬路。他希望交警部門能在此設紅綠燈或者人行天橋。
每次到公園里,小孫子總是玩得特別開心,開心過后腿上、手臂上時常都是被蚊子咬的包。陳先生說,即便噴了驅蚊液也不一定有用,如果公園能種植一些驅蚊草、豬籠草、天竺葵、七里香等有驅蚊作用的植物就好了,給市民提供一個更加舒適的空間。
而市民黃先生則認為一處在公園里賣魚的攤點有所不妥。他稱,這個攤點每天都在,就設在公園的堤岸邊,一名婦女每天都在此賣魚、殺魚,魚內臟直接扔在堤岸邊的草叢里,產生的血漬也沒有進行清洗。“公園這么美麗,不應該有賣魚攤點的存在。”
記者走訪車輛至路口未減速攤販園內賣魚殺魚
7月26日下午,記者來到白水營園。這里有東側和西側兩個門可進入公園,門口的道路上均劃有人行橫道,且人行橫道前還寫有“車讓人”的字眼。不過,記者觀察了一會兒后發現,此處車流量很大,且車速很快,車輛在路過人行橫道時,基本都沒有減速,更別說停車禮讓行人。
在公園里,記者遇到了黃先生所說的賣魚攤點,攤主是一名女士。她告訴記者,這些魚都是她老公從江里打撈的,由她在此售賣,有泥鰍、鰱魚等多種魚類。如果購買魚的市民需要宰殺,她便會在此幫忙宰殺。“賣得挺好的,基本每天都能賣完。”該女士說。聊天的間隙,幾名前來公園散步的市民便購買了幾條魚,宰殺完之后,有明顯的魚腥味。
散步一圈下來,記者腿上被蚊子咬了幾處。在逛公園的黃女士說:“這里到了晚上蚊蟲更多,我們這些經常來玩的都知道要噴點防蚊水再來。”她希望公園能有一些防蚊措施。
部門回復將抓拍不禮讓行為繼續整治蚊蟲問題
針對車輛在過人行橫道時不減速的問題,泉州市交警支隊交通設施大隊表示,目前已在西側門的位置設立了桿件,計劃最晚9月便會安裝車輛不禮讓行人的監控抓拍系統,屆時如果車輛沒有禮讓行人,將會罰100元扣3分。
針對公園存在的問題,北濱江公園指揮部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已種植了部分防蚊植物,也有定期噴灑驅蚊藥、除蟲藥等。由于現在公園人流量漸漸變多,怕藥味太重,無法每天噴灑藥物。未來,他們將會種植更多的防蚊植物,繼續整治蚊蟲較多的問題。
對于賣魚攤點,該工作人員表示,需要向所在街道、所屬執法局反映之后,由部門共同進行處理。事實上,除了賣魚攤點,此前還整治多處擺攤設點的行為,接下來或將建立長效機制,還公園安靜、整潔的環境。(記者石偉琴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