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1月21日訊 11月18日,泉州市機動車駕駛培訓實操教練員規范化教學技能競賽,在南安康美的康達考試場舉行。各縣(市、區)選拔的56名優秀駕校教練員現場比拼實力。
據悉,本次比賽由泉州市交通委、市總工會、市人社局聯合主辦。一等獎獲得者將申報市級“五一勞動獎章”,一、二等獎將獲得“泉州市技術能手”。這是泉州首次舉辦該類型賽事。
泉州市駕駛培訓行業協會負責人表示,在駕校市場供大于求的當下,加上駕考新規實施,提升教練員教學技能對提振行業信心非常重要。
競賽標準嚴格 駕校教練也可能失誤
本次競賽分理論知識、實際操作技能和訓練科目動作示范講解三大項目。與普通駕校學員相比,對教練的要求高出許多。如要求學員15分鐘內完成的科目二測試,教練的時限是6分鐘,完成坡道定點停車、起步、曲線行駛、直角轉彎、側方停車、倒車入庫等實際操作。
海都記者在現場看到,好幾個教練員拿了滿分,但也有一些“老司機”因天氣、操作失誤等原因被扣分。
泉港一家駕校的教練柳育新說,他當教練四五年了,算是駕校的“金牌教練”之一,但比賽時剛好下雨,后視鏡視線不太好,側方停車時車身出線了。柳育新認為,參加技能競賽可重新體驗學員面對駕考的狀態,以后能更通俗易懂地講解專業術語。
今年25萬人學車 駕培市場趨于理性
泉州全市現有140家駕培機構,教練車8604輛,教練員11299人。截至目前,今年全市報名學車的人數約25萬人,其中,20萬人領到駕駛證,另有5萬人在學。據泉州市道管處分析,全市培訓能力充足,完全能夠滿足市民學車需求。
新修訂的《機動車駕駛人考試內容和方法》于今年10月1日起實施。泉州市駕駛培訓行業協會會長陳明志表示,通過一個半月的適應,如今學員考試通過率已提升至7成左右。
據了解,泉州市道管處每季度都會在“泉州市交通運輸委員會”官方網站發布下一季度全市駕培市場供求信息,綜合對比培訓能力和學員數量,供駕培機構、學車市民參考。
目前,泉州駕培機構提供多種學費付款方式,包括先培訓后付費、一次性付款、分階段計時付費等,市民可根據需求,咨詢駕培機構,自主選擇。如果在學車過程中權益受到損害,市民可以向駕培機構所在地的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投訴,監督電話都噴涂在教練車前車門上。(海都記者 吳月芳 黃謹 通訊員 林真真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