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泉州市泉港區惠嶼海域,600多萬粒“南下越冬”的鮑魚陸續從山東榮成運抵。運輸船上、漁船上、漁排上,漁民們忙著轉移、安置鮑魚,現場一片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泉港區惠嶼村是泉州市唯一的海島建制村,現有鮑魚養殖戶168戶,養殖規模5000多萬粒,年產值可達5000多萬元。據悉,鮑魚對生長環境要求十分苛刻,適合的生長水溫在16至22攝氏度之間。2018年開始,當地就與山東榮成合作開展鮑魚“南北對調”養殖方式。每年四五月春夏之交,南方海水溫度升高,鮑魚到北方海域“避暑”,到了秋冬之際,再回來“過冬”。這種“候鳥式”養殖方式,既能提高鮑魚的生長速度、提升品質,又規避因氣溫變化造成鮑魚死亡的風險,同時滿足南、北兩地鮑魚市場需求,確保價格穩定。(林弘梫 攝)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