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爛漫日,英雄凱旋時。4月16日,經休整后,福建醫科大學附一閩南醫院、泉州市泉港區中醫院副院長朱明,回到他熟悉的工作地泉港。“42天的援宜經歷,隊員們用生命拯救生命,汗水與淚水交織,讓我領略到人性的光輝。”朱明動情地說。
2月10日,朱明第一時間報名參加宜昌對口支援,成為首批對口支援宜昌的福建醫療隊隊員,并擔任福建省援宜醫療隊中醫救治組組長。“聽說我要到湖北參加防控工作,家人雖擔憂,但都全力支持。”
那時的宜昌城,已沒有了往日的喧囂。飛機一落地,迎著刺骨的寒風,他和隊員們就直奔“戰場”——宜昌市第三人民醫院,全面負責診療工作。這是收治新冠肺炎確診病人的定點醫院。做完交接工作后,查房、會診、化驗、開藥……隊員們火速投入戰斗,與病毒在一線交鋒。
病毒肆虐,讓平常的診療變得十分繁瑣。“每次進病房前,我們對每一位病人的各項生理指標都要反復背誦、熟記于心,才能對癥下藥。因為病歷、化驗單一帶進病房,就得銷毀,防止感染。”朱明說,“穿上密閉的三級防護服,一天下來,不知不覺間渾身已濕透,體力消耗很大,不少隊員嘔吐頭暈,但是大家都一一克服了,病人們看到我們防護服上的‘福建’兩個字時,都十分友好,流露出信任的眼神,這讓我們力量倍增。”
作為福建省援宜醫療隊中醫救治組組長,朱明對中醫在防治病毒的療效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援宜前,朱明就一直堅守在泉港戰“疫”一線。當時,他按照國家發布的治療新冠肺炎第3版指南,與同事們一起擬出一道抗病毒的藥方,熬制了6000袋的湯劑、湯包,贈送給防疫一線人員。
隨隊抵達宜昌后,朱明根據醫療隊安排,結合已有的經驗和當地人群體質特點,立即擬定中醫治療方案,運用中藥香囊、敷貼、熏洗以及保健操等手段,綜合施治,取得良好效果。“通過我們中醫藥的治療,新冠肺炎確診病人很多都有好轉,睡眠改善了,抵抗力也提高了。這也不斷增強了我們對中醫藥治療新冠肺炎的信心和決心。”
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朱明和隊友們并肩戰斗,實現駐點醫院全清零、出院患者零回頭、醫務人員零感染的“三零”戰果。
2003年,朱明親身經歷并參與了抗擊非典斗爭,也親眼見證了我國17年來醫療水平、裝備、處置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能力突飛猛進的變化,感受到綜合國力的日漸強大。“感恩,偉大的祖國;感恩,我們所處的偉大時代。”朱明說,“42天的經歷,不僅讓我們對醫者的職責使命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心靈也接受了一次升華和洗禮。”
宜昌,一座爛漫開闊的煙火之城。“凱旋之日,宜昌人民幾十里夾道相送,讓我們深深感受到了人民的淳樸與真摯,人民的偉大與力量。隊員們在車上幾度哽咽,不能成語。”朱明說,“再等幾年,我要帶著家人再去宜昌,再看看這座美麗的城市,講講曾經的故事。”(來源:《戰疫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