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泉港區山腰街道龍山社區地處泉港中心城區,是一個回族少數民族社區,轄區有前郭、劉厝頭兩個自然村,總面積1.65平方公里,居民2033戶6299人,黨員120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社區以“讓鄉村建設乘上時代之舟”為方向,努力營造一個“興旺、宜居、文明、和諧”的新型多元化城市社區。
以項目改造為引擎,推動產業振興
實施“三舊改造”項目。針對“城中村”問題,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按照“融居住安家、文化娛樂、休閑消費、商務辦公為一體”新型宜業宜居現代城市社區目標,對社區所有石結構房進行規劃建設、成片改造。項目一期涉遷群眾110戶450人,已建設完成,涉遷群眾于2016年4月交房入住。2018年11月啟動“三舊改造”二期項目,涉遷群眾598戶2227人。該項目改造舊民房250畝,新建建筑總面積達50萬平方米,人居環境得到根本改善,并被列為泉州市十大城鄉石結構房屋改造示范片區。
壯大社區經濟和增加居民收入。“三舊改造”項目實施后,社區許多固定資產置換變成商貿市場、店面、寫字樓等設施,通過出租、合作經營等方式,逐漸培育形成社區商圈,更加穩定社區集體經濟收入。項目一期為社區增加300萬元收入,并將收入用于購入總面積為1324.45㎡的10間店面,為社區帶來年經營性收入18萬元。新改造建成的“永嘉天地”城市綜合體成為泉港中心核心商圈,為群眾提供豐富的就業創業商機。社區積極吸引大品牌、大商家入駐,一方面,商場及眾多的店面帶來了眾多的就業機會,另一方面還可以減少年輕勞動力的流失,并給社區的經濟創造一部分效益,為繁榮龍山、繁榮山腰起到了助力作用,進一步振興社區經濟。
以設施建設為載體,推動生態宜居
社區積極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近三年,累計投入資金700多萬元用于社區道路建設、休閑公園建設、道路亮化建設、環境整治、治安防護、室外燈光籃球場、室外乒乓球活動場所、警務室、文明市民學校、老年之家、圖書室、文體活動室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先后榮獲省級“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試點社區”“五星級信息化社區”;市級“社區建設示范社區”“文明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先進社區”;區級“先進基層黨組織”“平安建設先進村居”“綠色社區”等榮譽稱號。
以文化傳承為紐帶,推動鄉風文明
龍山回族文化歷史悠久,底蘊深厚,內涵豐富,是閩南地區較為典型的回族文化特色社區。轄區有郭良故居市級文化保護單位1處,社區始終堅持以回族文化為紐帶,充分凝聚回族文化精髓,積極打造郭良廉政文化園,弘揚龍山廉政文化。
唱樹“回民之星”。以明代杰出歷史良賢郭良為學習典范、“回民之星”,教導廣大回民居民以良賢為榜樣,深入學習其宦海沉浮一生清正廉明、施政為民、德才孝義、行操敦質的品格和作風,并以此為榮,以此為耀,進一步弘揚傳統道德,激勵社區回民群眾更加團結拼搏、干事創業。龍山社區先后組織出版《郭良》《汾陽龍山記事》等書籍3000多本。
建設廉政文化園。以文物保護單位郭良故居為依托,先后投入資金60多萬元,建設郭良廉政文化園,利用文化走廊、文化墻、郭良生平事跡板牌、連環畫等各種形式,展示龍山回族文化以及郭良廉政文化精髓。該項目被列為泉港區2018年基層黨建陣地建設重點項目之一。
打造回族文化特色。近年來,社區持續加強對郭良故居的修繕和保護,利用郭良這一歷史人物,結合郭良生平事跡,將廉政相關內容融于其中,新增廉政宣傳、郭良家風家訓及移風易俗、二十四孝圖等宣傳文化墻,進一步激發社區居民家國情懷,增進愛家愛鄉愛泉港的情感,讓“泉港好,大家會更好”成為社區上下的思想共識。
以強基促穩為抓手,推動治理有效
近三年來,社區征遷工作不斷推動,且社區入遷和外來人口不斷增加,矛盾糾紛顯現多樣化,社情民情較為復雜,社區以持續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強基促穩”“三最吉祥泉港”等創建工作為抓手,再加強重點行業、重點領域的風險隱患排查,完善社區的物業管理模式,建立多元化村級矛盾糾紛調解室,著力化解社區內因拆遷安置、鄰里關系、物業管理、輕微侵權等引發的一些民事糾紛,確保社區矛盾糾紛有效化解,綜治“三率”提升見效。2017年來,社區干部走訪回民群眾8000多人次,協調解決各類矛盾糾紛647起,社會總體保持安定穩定。(通訊員 連志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