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中“項目”成為高頻詞,出現多達20多處。項目帶動也成了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
回眸“十三五”開局之年,我省精準發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抓住四大領域補短板,積極擴大有效投資,注重“五個一批”項目滾動接續,實施兩批22個補短板投資工程包,一批重要基礎設施、產業項目、民生工程建成投用。集成電路、新型顯示、冶金新材料等一批體量大、帶動力強的重大項目加快推進。“9·8”投洽會投資促進功能繼續提升,新設及增資千萬美元以上外資項目439個。
新的一年,在經濟下行壓力之下,面對民間投資和制造業投資增速回落、產業發展的大項目好項目不夠的問題,福建發展再上新臺階,新的發展動能如何培育?大項目好項目從哪里來?
“多區疊加,是福建發展的最大機遇。”省人大代表、泉州泉港區委書記吳禮源說。“我們正在探索設立中阿石化產業合作園區。隨著中國與海灣阿拉伯國家自貿區協定的加快談判,一旦達成,這個合作園區將率先成為海絲建設的一個重點支點。”
目前,泉港區正以多元化烯烴、乙烯、丙烯、苯、C4等五大產業鏈為重點,加快關鍵環節的延鏈補鏈,壯大石化產業集群。緊抓15個總投資90多億元的在建石化項目,力爭今明兩年陸續建成,助推石化產值盡快突破千億大關。“特別是200萬噸/年劣質重油深加工項目,將成為繼聯合石化之后的又一個龍頭項目,可有效解決原料來源不足問題。”吳禮源說。
在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朱四海博士看來,福建推進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開局良好,把生態優勢真正轉化為發展優勢,今后還可圍繞休閑旅游、健康養老和綠色食品三大領域生成更多項目。
去年,我省大力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全省累計共落地項目56個,總投資886億元,引入社會資本703億元。代表委員們認為,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存在不少短板,我省應加快鐵路、高速公路、軌道交通、機場、港口、能源、水利、環保、信息通信、城市公用設施等重大項目建設。要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特別是民間資本加大投資力度,進一步規范PPP項目操作流程,從落地建設、運營管理、合理回報等方面建立健全吸引社會資本的機制,推動各類企業按同等待遇公平參與,激活民間投資。
“擴大有效投資依然是促進經濟持續發展的關鍵。”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我省要繼續發揮好投資對穩增長的關鍵作用,一手抓基本盤,一手抓新增長點,加快推進一批基礎設施、產業發展和社會事業重大項目建設;通過“曬簽約、曬開工、曬投產”,推動一批項目加快建設;策劃和推出一批新的工程包;進一步完善重點領域鼓勵民間投資參與的政策措施,大力拓展民營企業投資項目。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固定資產投資力爭增長15%左右。代表們認為,任務艱巨,但空間很大,關鍵要擼起袖子加油干,按照“謀劃一批、簽約一批、開工一批、投產一批、增資一批”的要求,切實抓好項目建設。
省政協委員、福建能源集團董事長林金本表示,去年福建能源集團項目投資達105.76億元。“下一步,我們將實行集團年度重點工程項目責任制,圍繞新能源、新材料、醫療健康和金融等四大主業,加快推進項目建設。到‘十三五’末,把集團資產總量的90%以上集中到這四大主業。”
“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制定‘正向激勵政策包’,對真抓實干、成效明顯的地方予以激勵支持。廈門城市環境好,更要吸引好項目落地。”省人大代表,廈門市委常委、副市長黃強說,實現建設新福建的目標,項目建設、項目接續需要更新思想觀念,加強新知識的學習,明確目標主動出擊,既爭取大項目好項目,又能夠與當地產業規劃更好銜接。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