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歲末年初、喜迎“兩節”之際,記者從福建泉州泉港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傳來好消息——日前,該區順利通過福建省創建“無傳銷縣(市、區)”考評,成為全省“無傳銷區”。
今年3月28日,泉港區山腰街道聯合派出所在錦祥社區金山街搗毀一處傳銷窩點,現場查控涉案人員12人,解救受騙人員10人,宋某、惠某兩名主要涉案人員被依法刑拘……
一說起傳銷的嚴重社會危害性,相信大家都曾耳聞,甚至有的人或是家庭曾經深陷其中,深受其害。近年來,在泉港區市場監管局的牽頭下,各部門齊心協力,“雷霆”出擊,嚴格按照“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方針,創新打傳機制,整合各方力量,形成了政府組織、社會參與、群防群治、重拳打擊的良好社會氛圍,有效維護了泉港區市場經濟秩序和社會治安穩定。
截至目前,該區共查處涉嫌傳銷案件3起(其中網絡傳銷2起、金融傳銷1起),案件數同比下降40%,搗毀疑似傳銷窩點2個,解救遣散傳銷人員60多人,移送公安部門處理10人,凍結相關銀行存款80余萬元,涉案金額同比下降33%。
功夫不負有心人。如今,泉港區順利實現了“無傳銷區”省級達標單位的目標。正義劍出鞘,“利劍”斬傳銷。當然,全區人民以及周邊地區的群眾也能從中切實感受到作為“無傳銷區”的風清氣順、平安和諧的良好社會氛圍。
優化執法環境,形成整治合力。一是以三級“網格”為布局。泉港區政府與轄區各鎮(街道)、各鎮政府(街道辦事處)與所屬村(居)、區市場監管局與各市場監管所、區公安分局與各派出所層層簽訂責任狀,逐級落實打擊傳銷工作責任,形成區、鎮(街道)、村(居)三級聯動的108支隊伍1700多人的打傳網絡。二是以基層“兩所”為支撐。依托市場監管所、派出所,將“兩所”負責人指定為轄區打擊傳銷工作第一責任人,以市場監管所的“經濟戶口”及派出所的“戶籍管理”系統為平臺,推行動態式監管,劃定打傳工作責任區,明確市場巡查、房屋租賃、流動人口監管等目標任務。三是以聯席會議為保障。成立由區市場監管、公安、政法委、法院、檢察院等18個部門組成的打傳領導小組,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定期研究部署工作措施,協調解決打擊傳銷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建立并推廣應用打擊傳銷規范直銷信息平臺,注重企業登記、稅務、訴訟等各類監管信息收集,實現分工協作、信息共享、聯合執法。
把握薄弱環節,構筑打傳防線。一是消除監管盲區。加大對出租屋、閑置廠房及賓館飯店等傳銷人員主要聚居區的監管力度,對無正當職業或居住理由者,一律遣返;對涉嫌傳銷的窩點、寢室、講課點逐一清查、登記造冊,努力消除傳銷人員滯留和回潮的基礎。今年來,共出動執法人員500余人次,執法車輛90多車次,入戶訪室142家,檢查出租房屋200余戶。二是實施源頭治理。對全區中介市場進行了專項整治,重點取締以介紹工作名義引誘他人參加傳銷活動的“黑中介”,從源頭截斷傳銷活動的傳播途徑。設立傳銷宣傳站點,在為外來人員辦理暫住人口登記、個體業戶注冊過程中,一并進行發放,打好“預防針”,增強“免疫力”,提醒外來務工人員謹防傳銷陷阱。三是掌控傳銷動向。針對傳銷人員中,高學歷的大中專畢業生所占比例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從開展“防止傳銷進校園”活動入手,在全區校園集中開展“打擊傳銷進校園巡回宣傳月”活動,學校與轄區市場監管所結成宣教對子,聘請20名專業人員作為校外法律輔導員,提升廣大師生自覺抵制傳銷、提高自我保護和防范意識。
引導示范先行,突出以點帶面。該區以鄉鎮(街道)、村居(社區)為主體,開展“一鎮(街道)一村一特色”創建活動,今年來共建成“無傳銷村(居)”示范點15個。其中,山腰街道開展“錯時制”市場巡查工作,即在上午6點至8點、晚上6點至10點期間,不定時對市場、商鋪、企業較為密集的錦祥社區、聚福社區、龍山社區進行巡查,每周不少于2次,同時在街道辦事處、陳莊社區、埭港村等地宣傳欄張貼打擊傳銷宣傳畫380張;峰尾鎮借助“天網”工程250個視頻監控點的硬件支持,全天候、多方位的化解傳銷組織流動作案的防范難題;后龍鎮建立13支148人的打擊傳銷志愿者隊伍,滲透到小區、農村、出租戶周邊等社會各方面各角落,及時排查、收集和匯報傳銷活動情況,讓傳銷活動無所遁形;前黃鎮借助“創客前黃”公眾號平臺及時公布打傳資訊,將打擊傳銷宣傳與“百民干部訪千戶活動”、“普法宣傳活動”、“平安主題鄉村公園建設”相結合;南埔鎮印制“百名干警(干部)訪千戶”活動服務聯系卡2000余份,增強與群眾溝通交流,拓寬打傳信息收集途徑。
堅持打防結合,實現標本兼治。一是凝聚打傳社會共識。利用電視臺、報刊、政府網站、短信、微信、LED廣告、宣傳欄、網絡視頻等媒介,向社會廣泛宣傳傳銷的性質、特點、形式及其危害性,及時曝光大要案件和典型案例。今年來,全區共設立宣傳欄101處,張貼宣傳海報318張,懸掛宣傳橫幅150條,發放宣傳手冊12000本、“三書”2246份、公開信1985封,發送警示信息8萬多條。二是暢通傳銷舉報渠道。在鎮(街道)、村(居)、集貿市場,大型商場、學校、賓館等重點區域上墻公示舉報電話,發放舉報聯系卡6735張,設立微信公眾號、公共郵箱、微博等網絡舉報形式,鼓勵群眾向公安、市場監管部門檢舉、揭發傳銷的具體線索,今年來共收集涉嫌傳銷的舉報信息27條。三是保持打傳高壓態勢。對傳銷活動做到“勤巡查、嚴監控、端窩點、抓頭目、堵回流”,建立快速打擊機制,對傳銷活動露頭就打,堅決消滅在萌牙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