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區打造轉型升級新樣本
經過四年多的建設,泉港區總部經濟區已初現雛形,昔日荒蕪的鹽堿地煥發出現代城市的氣息。 (莊國輝 陳曉東 攝)
普安工業區逐漸發展了六大產業集群,其中之一的新型建筑建材及新材料產業集群產值規模已超100億元。圖為路通公司生產的超大管徑的纏繞玻璃鋼輸水管道,在今年的“6·18”現場驚艷亮相。 (路通供圖)
福州大學石化學院迎來新生(劉澤陽 陳曉東 攝)
泉港城區新貌(莊國輝 攝)
泉港區不定期舉行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圖為在泉港文化中心廣場前舉行的一次太極拳交流活動,200多名老年朋友一起展示太極拳等表演。 (莊子瑜 攝)
土坑港市遺址被列入泉州市海絲14個申遺遺產點之一 (陳起拓 攝)
既要產業興,又要城市美、百姓富,這是全省石化產業龍頭基地泉港區的發展愿景。多年來,該區突出科學發展、跨越發展主題,不斷推動產城融合,區域發展步入快車道,成為全市最具活力、最有潛力的增長區域。城鄉也一天天變美變靚,成為讓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美好家園樣板。
在“十三五”開局之年的下半年,該區打響了“百日攻堅大會戰”,以“五區同創”(即打造“海絲石化先行區”、“產城融合示范區”、“綠色發展樣板區”、“自主創新特色區”、“民生普惠共享區”)為著力方向,上下奮力拼搏,確保順利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延長價值鏈 做優石化支柱產業
就在8月下旬,福建聯合石化廠區燃燒24年的火炬熄火了,原直排天空的尾氣經回收裝置后,變成氫氣與燃料氣。此舉既減排了工業尾氣,又循環利用了能源,贏得社會各界和當地百姓的一致稱贊。
為進一步提升石化基地綜合競爭力,泉港區致力于推動石化“產業鏈延長”邁向“價值鏈延長”,打造先導先行的“石化產業生態圈”。在眼下的百日攻堅大會戰中,該區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導向,以創新驅動為動力,重點打造石化的產業鏈、物流貿易鏈、科技鏈、循環鏈。
產業鏈。一家石化龍頭企業就是一棵根系茂密的原料樹。泉港區根據龍頭企業福建聯合石化公司可提供的化學產品,重點構建多元化烯烴、乙烯、丙烯、苯、C4等五大產業鏈,面向央企、大型央企國企、國內百強民企、世界500強等石化巨頭招商;培育發展化工新材料、石化裝備制造及維修維護、質量檢測等關聯產業,形成上下游關聯密切、門類完整的產業體系,打造石化產業升級版。
物流貿易鏈。為適應石化產業集群發展規律,該區科學策劃,全力打造石化物流貿易鏈,重點建設“一基地五中心”,以獲取石化產業的高端價值。
科技鏈。雄厚的智力支撐是石化行業持續性發展的關鍵。該區以“兩院兩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石化科研實驗中心、工程技術中心、高新技術孵化基地、石化“眾創空間”為重點,組建產學研用創新聯盟,努力打造集科技創新、產學研對接、人才培養、質量檢驗為一體的石化科技服務高地,為石化產業的研發創新、技術改造、新產品產業化、新工藝工程化提供科技保障。這個秋季,位于泉港區前黃鎮前燒村的福州大學石油化工學院正式迎來新生,寓示著高層次人才的培養走上良性軌道,科技人才儲備工作正式“開花結果”。
循環鏈。作為國家級循環化改造示范試點園區,泉港區努力推動上游產品、副產品、廢棄物作為下游原材料的綜合利用,提升上下游的產業關聯度。因為互為原料供應,當地石化企業之間的關系密不可分。如位于泉港石化園區南山片區的EO/EG(環氧乙烷/乙二醇),今年6月份環氧乙烷(EO)/乙二醇(EG)裝置全面運行,隔壁的鐘山石化、泉州佳化化學幾乎同一時間投產。這兩家企業又帶動了四家下游企業落戶園區,目前,4家下游企業落戶手續正在辦理中。
提質擴容注入經濟新動力
泉港區人多地少,設立于2002年的普安工業區,一直是與石化園區并重的兩大工業區之一。經過幾年的提質擴容,普安工業園區逐漸成為該區的經濟新增長極。
今年海峽項目成果交易會(“6·18”)期間,普安工業園區內的泉州路通管業科技有限公司,以一個巨型的連續纏繞玻璃鋼管驚艷泉州展區。這個管徑4米的鋼管寬似一間房屋,7人站在管內合影還覺寬敞。“防腐、耐磨、抗壓是連續纏繞玻璃鋼管的優點,也是不少發達國家地下管道選擇它的重要原因。我們注意到,如今城市地下管道的安全問題越來越引起各方的關注,管道的材料市場上已有升級版,但檢查井還是水泥檢查井。所以我們對生產線進一步升級,成功生產了這批大管徑的產品和與之相配套、穩定性更強的樹脂檢查井。”公司副總王磊介紹道。
在泉港區持續多年的因勢利導、政策支持下,該園區迅速集聚科技資源,逐漸形成六大產業集群。其中,以納川管材、路通管業等為代表的新型建筑建材及新材料產業集群,產值規模已超100億元。此外還形成了以明恒紡織、萬家鑫等為代表的紡織鞋服鞋材產業集群;以德誠樹脂、中平神馬等為代表的精細化工產業集群;以泉怡飲料、天線寶寶等為代表的食品加工產業集群;以開普勒車用電機等為代表的機械制造及汽車配件產業集群;以中石化森美(福建)非油品物流中心等為代表的倉儲物流產業集群。
今年,普安工業區確定了15個重點建設項目,年度計劃投資6.4億元,總投資26億元,眼下,該園區正加快規劃編制工作、加快道路客網建設、加快路燈照明建設以及綠化景觀提升改造,以更完善的基礎設施護航實體經濟發展。
產城融合 鋪開民生新風景
泉港以“率先建成產城融合示范新區”為目標,在更高起點上提升城市規劃水平,在更高層次上推動城市建設擴容提質,在更高標準上提升城市綜合管理服務能力,逐漸構建了擴容提質、宜居宜業的美麗家園。
科學長遠的規劃是泉港今后五年趕超跨越的堅強保證。今年,廈漳泉城際鐵路、福廈高速鐵路泉港段(站),以及“一基地五中心”等一批事關泉港發展全局的項目將加快實施,將按照“多規合一”思路,同步推進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生態發展規劃等各類規劃的修編,建設高標準、系統化的普惠性質的基礎民生工程,盡可能地給群眾提供愜意的休憩生活方式和空間。
泉港區堅持以人為本,為民造城。重點實施的城區擴容、特色城鎮、美麗鄉村、石頭房改造、路網暢通、管網提升、綠網建設、景觀提升等八項工程,件件工程關乎民生。其中,城區擴容方面,該區先后完成濱海新區、巖山片區等規劃編制,10條城市主干道、2個安置區、5個城市公園在加快推進,錦繡公園、文化中心已經投入使用,總部經濟區8幢樓宇完成主體建設,城市核心區展現新形象。路網暢通、管網提升等工程上,該區推動市政道路、路燈照明、地下管網、公交客運向農村延伸,全年共有62個小城鎮項目、124個美麗鄉村項目完成投資20.2億元,石結構房屋改造117萬平方米。綠網建設工程上,積極爭創省級生態區,開展礦山整治復綠,完成造林綠化2750畝,改造提升綠化通道70公里,7個鎮(街道)全部獲得國家級生態鎮命名;環保專項行動深入開展,建有空氣自動監測站4個,全面完成30個節能減排項目,2014年城區空氣優良率達95.5%。
該區加強城市管理,強化衛生長期保潔、市容管控和市政維護,順利通過全省文明城區測評,堅持疏堵結合,依法拆除“兩違”建筑36.15萬平方米,規范個人建房審批改造2039宗。同時,順應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盼,不斷推動社會事業、社會保障、社會治理取得新進步,讓群眾共享發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