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泉港區認真貫徹落實上級有關精神和部署安排,以抓好“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區鎮黨委換屆、跨村聯帶促精準脫貧等工作為重點,突出制度機制和載體活動創新,打牢基層組織基礎,切實增強基層黨組織活力,持續提升全區基層組織工作科學化水平。
特色黨建活動 出精品
一段段帶著正能量的黨員感人事跡,一頁頁用鋼筆、毛筆富有創意書寫的黨章抄錄,一篇篇學習黨章和系列講話的心得體會……近日,泉港在全區開展“微故事、微體會、微手抄”評選表彰活動,該區各級黨組織黨員踴躍參與。
“微故事、微體會、微手抄”黨員作品評選是泉港開展的紀念建黨95周年系列活動之一。該區通過舉辦主題晚會、“激揚詩篇頌黨恩”詩歌征集、紅色電影巡演、黨章黨規知識競賽等20多項主題活動,表彰一批區級“一先兩優”對象,引導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營造濃厚的學習教育氛圍,獻禮建黨95周年。
為豐富活動載體,提升工作實效,泉港還積極開展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工作。該區組織區直機關、事業單位在職黨員到村(社區)報到,認領黨員崗位項目,參加為群眾服務工作。目前,全區共組建黨員義工服務隊25個,結對幫扶群眾800多人,真正為群眾辦實事、解憂愁。
黨員冠名品牌 重服務
在界山鎮鵝頭村,有著20幾年水電修理經驗的村主任鄭宜平在工作閑暇,隔三差五便去孤寡老人的家里免費幫他們檢查水電問題,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卻給村民帶去極大的便利。今年年初,該區成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鄭宜平水電服務工作室,受到村民歡迎。“能以我的名字冠名,我就更有責任發揮好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讓群眾得實惠。” 鄭宜平說。
除了鄭宜平水電服務工作室外,泉港已創建“房香蓮”黨員心理咨詢工作室、安泰黨員民事調解工作室、鐘觀黨員語言藝術工作室等70多個黨員冠名服務品牌。
如今,這些黨員冠名工作室為當地周邊群眾提供服務的同時,也成為基層黨員干部服務群眾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泉港區根據群眾對服務的需求,結合黨員自己的實際,開展“黨員冠名服務品牌”黨建活動,全區科教文衛等各條戰線黨員干部立足崗位,爭做受群眾認可的合格黨員。今年年底,該區力爭培育出100個黨員冠名服務品牌,讓各條戰線黨員都能亮身份、樹形象、展風采,讓更多群眾受益。
“跨村聯帶”幫扶 促轉化
泉港區推行“跨村聯帶”三年多來,古縣、坑內的1800多畝農田實現集中流轉,引進了大象現代農業項目進行成片綜合開發,果蔬大棚基地和休閑觀光農業得到發展。鳳陽聯村先后幫助古縣爭取10個項目641萬元,幫助坑內爭取了16個項目510萬元,實現聯村優勢互補、融合發展,推動了薄弱村整頓轉化,用黨建的力量推動了精準扶貧。
鳳陽聯村“跨村聯帶”的成功做法在該區得到全面推廣延伸。該區打破村域界限,通過統一規劃、資源共享、項目聯動、民生同步等抓手,推動強村與弱村聯片發展、鄉村與企業互促共贏,有效幫助薄弱村盤活村級資源,實現自我造血、持續發展。目前,該區已在36個村(居)中組建14個聯村黨總支,實現對20個貧困村全覆蓋,脫貧率達80%。
圍繞黨建促發展的要求,該區出臺《泉港區深化精準扶貧工作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每年安排扶貧資金支持發展村集體經濟,兩年來共實施整村扶貧7個,確定建設項目77個,完成投資2000多萬元。同時,廣泛開展“部門助‘跨村聯帶’、黨建促精準脫貧”攻堅項目征集遴選活動,共征集見效快、效益好的黨建扶貧攻堅項目59個,涵蓋基礎設施建設、民生福利保障、創業致富扶持、公益文體活動、其他涉農服務等五大類型,有效整合利用各級資源,更有針對性地為扶貧開發加油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