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樹的兩根煙囪位于舊糖廠邊(記者 許文龍 陳起拓 /圖)
榕樹生長30多年 見證老工廠變遷
“原來只有一小撮樹枝,現在都很大了。”說起糖廠煙囪的兩棵樹,66歲的村民王坤財就來了精神,他以前的家離糖廠只有100多米,他見證了糖廠的變遷。王坤財告訴記者,糖廠大概建于1958年,那時生產隊推廣種甘蔗,后來也就有了糖廠,那時候每年到了甘蔗收獲季節,村民們或挑擔或推車,把甘蔗運到糖廠生產制糖。可惜好景不長,由于效益不好,后來甘蔗廠輾轉開了編織廠、麻繩廠、造紙廠等。上個世紀80年代后,廠房就徹底荒廢了,沒有再開展項目。也就是那段時間,他們就發現煙囪里冒出了榕樹。“具體哪一年我是記不清了,也沒注意,應該有30多年了。”王坤財說道。
榕樹枝繁葉茂(記者 許文龍 陳起拓 /圖)
涂嶺鎮的潘國生是當年編織廠的工人,他說,1970年他進了編織廠,當時煙囪已經沒有用,可是還沒看到有樹。經過編織廠、麻繩廠、造紙廠等好幾次變遷,1986年,糖廠徹底荒廢,他回憶那時煙囪頂部的榕樹冒出來了,他認為榕樹應該是在1981年或1982年這兩年間長出來的。
為何建筑墻體上會生長樹木?有多年園林從業經驗的蘇師傅表示,在泉州經常可以看到樹長在墻壁或屋頂上,這些樹大多是榕樹,品種主要有小葉榕、黃桷樹。形成的原因有兩種,一種是鳥類吃了樹的果實或種子,帶有種子的糞便掉落在這些建筑上;另一種是樹的果實成熟或者種子掉落在建筑上,并生根發芽。他說,榕樹生命力頑強,只要有適宜的土壤和水分,就能存活。
其中一根煙囪上寫著“地方國營惠安糖廠”(記者 許文龍 陳起拓 /圖)
相關鏈接
晉江:民宅覆蓋藤蔓 成天然“空調房”
其實,建筑物上長植物并不少見,在晉江龍湖鎮錫坑村就有一處民宅,因周邊覆蓋著茂密的綠色藤蔓,成為一座天然的“空調房”。在周圍都是鋼筋水泥的房子中顯得十分特別。屋主表示,以前夏天,房子像個蒸籠,午睡沒開空調根本睡不著。自從有藤蔓覆蓋,家里就像是天然“空調房”。且以前一開窗戶灰塵很多,現在有藤蔓擋住灰塵,空氣清新不少。
惠安:八樓外墻長出榕樹 根須破壞樓體
當然,建筑物長出植物并非都是好事,在惠安縣城南嶺橋附近,一棟臨街舊商住房的8樓外墻上,長出一棵高約3米的榕樹,令人稱奇。不過,榕樹發達的根須對外墻結構和瓷磚造成破壞,瓷磚隨時都有掉落的危險,給居民造成很大的困擾。(記者 張金華/文 吳嘉曉/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