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泉州泉港區峰尾這個漁港小鎮,短期出海、迅速歸航,村民們隨時都能享受到鮮活氣息的海味。鰻魚是其中代表性的魚類,經過海風和陽光自然晾曬成鰻魚干,保持其原有的鮮味,是一道獨特的美味。在泉港,鰻魚干的做法多樣,鰻魚干蘿卜湯是常見的泉港人的家鄉味,見證了這里的人對大海的敬畏與熱愛,也傳承了一代又一代的美食記憶。
11月28日,記者走進泉港區峰尾鎮誠峰村,探訪鰻魚干制作技藝。
泉港峰尾鎮沿海而建
鰻魚干制作過程
看似簡單卻考驗耐心
每天凌晨2點,劉榮亮的殺魚坊里就開始忙碌起來了,新鮮捕獲上岸的海鰻在老師傅的手上,被開膛破肚,去內臟、魚鰾、魚肚,一氣呵成,毫不拖泥帶水。
新鮮海鰻開膛破肚、去內臟,一氣呵成
“每天要殺1000多斤鰻魚,從凌晨2點一直忙到現在。”林師傅說道。上午8時許,記者來到殺魚坊看到,新鮮的鰻魚滑溜溜的,被劉榮亮精心挑選出來后,經過清洗,很快到了林師傅手上。有著60多年殺魚經驗的林師傅,把鰻魚放在案板上,迅速而精準地一刀劃開鰻魚的腹部,手法嫻熟。隨后,取出魚鰾、魚肚和內臟,用清水沖凈后,迅速放入籃筐里,等著一起晾曬。
鰻魚干的制作過程,看似簡單卻很考驗耐心。9時多,1000多斤鰻魚終于處理完畢。在劉榮亮的曬魚場,一條條鰻魚干被攤放在一張張竹架上,已經晾曬了兩日,接受陽光的洗禮和海風的吹拂。“處理好的鰻魚,放在這里曬個三天,差不多就可以流入市場了。”劉榮亮介紹,在這個過程中,鰻魚的水分逐漸蒸發,肉質變得更加緊實。
曬干的鰻魚散發著微微的光澤
鰻魚干蘿卜湯
家的味道
記者看到,曬干的鰻魚外形雖不似新鮮魚那般靈動,卻有著獨特的魅力,呈現出誘人的金黃色或紅褐色,表面散發著微微的光澤。一條條鰻魚干,仿佛是大海與陽光共同創作的藝術品,讓人不禁對其美味充滿了期待。
鰻魚干被攤放在竹架上,接受陽光的洗禮和海風的吹拂
“現在正適合曬鰻魚干,天晴,光照充足,溫度也夠低。”劉榮亮說。每年10月至次年2月,是曬鰻魚干的最佳時機,2月過后就不行了,溫度逐漸升高,尤其在夏天,鰻魚干很容易被曬得發臭,質量不好。因此,他家都是集中在秋冬季制作鰻魚干。“現在漁港捕獲上來的魚種類豐富,有些魚口感甚好,鰻魚雖不及它們,但吃的是一種家的味道。”
坐在小院里品嘗鰻魚干蘿卜湯,回味無窮
鰻魚干可蒸、紅燒或煲湯,把鰻魚干與當季的白蘿卜一同燉湯,對于泉港人來說,是家鄉餐桌上的美味佳肴。這里家家戶戶都會做,它不僅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高,更是深深烙印在大家心中的味道。
?。ㄓ浾?柳小玲/文 田米/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