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美國耶魯大學學生組織“Building Bridges”發(fā)起,愛心基金會協(xié)助支持的“同在藍天下”暑期教育實踐活動在泉州市泉港區(qū)培文學校開展。參與項目的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香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四所知名學府組成的大學生志愿者們陸續(xù)來到泉港區(qū)培文學校,30多位大學生志愿者們與學弟學妹們相互交流,把高中學生最需要的心理課程、創(chuàng)新課程、性教育、社區(qū)實踐探索課程,以及大學最有趣的學習生活帶給還在為之奮斗的高中學子們,幫助他們拓寬視野、樹立信心。
大學生支教志愿者領隊肖冉:“每年八月份會到中國一些偏遠地區(qū)的中學,舉辦以跨文化交流為核心的項目,主要是通過一些趣味性學習分享來給孩子們開拓視野,并且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還有興趣。以此能夠提升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分析,以及創(chuàng)造性思維,還有團隊合作等這些核心的能力。”
經過簡單而又不失溫馨的啟動儀式后,志愿者們以小組為單位,圍繞健康、營養(yǎng)、心理健康、性別平等以及其他社會話題等內容,開展為期一周的志愿服務活動。他們耐心地傾聽同學們的問題,并積極回答和解決。志愿者們利用互動的方式引導學生們思考和學習,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以及向上的動力。
泉港區(qū)培文學校學生鄧逸軒:“感覺還是非常親近的,希望這個學習過程中,我能夠進步一點,大學其實也不是很遠,馬上就高三了,我理想的大學是廈門大學,我希望也可以像他們一樣,考一個好大學。”
來自北京大學的志愿者郭奕凱是第一次參加支教,就在去年,他以優(yōu)異成績進入北大深造,如今的他就以全新的身份回到自己的家鄉(xiāng),為泉港的學弟學妹們分享他的經歷。
大學生支教志愿者郭奕凱:“我是去年考到北京大學,這一次來家鄉(xiāng)參加支教活動,我覺得這個項目的一個口號非常的貼合,就是‘教育點亮一團火’。我希望能夠到家鄉(xiāng)支教,給這里的學弟學妹們帶來一種火光,讓他們看到外面世界更多的可能性,然后去體驗一下在大學生活可以學習什么和體驗什么。有更多的動力去完成好當下的學習,去踏上更高的人生階段和平臺。”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志愿者將繼續(xù)為同學們帶來知識、關愛與力量。學校也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積極組織形式多樣的假期教育實踐活動,攜手社會志愿服務項目,在更寬的領域、更多的層面、更廣闊的空間開展活動,進一步惠及學生成長、學習生活和身心發(fā)展,切實為優(yōu)秀學子提供幫助和服務,為全社會貢獻新時代青春力量。(劉曉明 吳云祥 鄭榮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