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泉港區涂嶺鎮涂嶺村利用臨近324國道的位置優勢,積極引進企業到村里落戶,方便村民家門口就業,實現產業發展與鄉村振興“互利共贏”。
在涂嶺鎮涂嶺村一家企業生產車間內,員工張碧霞正聚精會神地操作電動縫紉機。據張碧霞介紹,自從2001年進廠,她就一直在這個工廠上班,日子簡單又幸福。
該工廠員工張碧霞說道,“我今年47歲,我在這邊工廠做了21年,工資一個月6000多元,可以幫我家里減輕一些負擔,又能照顧兩個小孩,很好。”
像張碧霞這樣的老員工,再這家企業里還有很多。
企業負責人戴素春說道,“開辦這家工廠已經有三十幾年了,都是做出口和來料代加工,工人現在加起來有二三十人,高的工資五六千元,低的也有三四千元。”
在涂嶺村,不僅三十幾年的老企業,更有近年來返鄉創業的新企業,在村子新開辦的一家文具廠辦公室里,工廠負責人周芳正和愛人劉雪娟一起探討一批外貿訂單物流進度和貨款支付情況。周芳告訴我們,他們夫妻二人大學畢業在泉州做了3年的外貿工作后返鄉創業,創辦了這家工廠,至今已有8年了。
工廠負責人周芳說道,“我們主要是專注生產文具類的產品,去年的產值在30萬個左右,接近200萬元的產值。”
周芳介紹說,在創業的過程中,他心里最感謝就是一路陪伴他們夫妻打拼的員工,員工見證了他們夫妻的成長。
工廠負責人周芳說道,“大家都從完全都不懂,到一點點摸索做出來。從剛開始的產量一個月只有一兩千個,到后來我們做到每天都可以做一兩千個,大家覺得跟我們做他們也很安穩,我們對他們也很有信心。”
接下來,周芳將帶領團隊加大研發力度,開發更多新產品款式,積極運用互聯網開拓國內外電商市場。
工廠負責人周芳說道,“今年比去年略有增長,我們積極地擁抱了電商和跨境平臺,比如說亞馬遜、速賣通等;國內的我們也有積極地跟做電商的伙伴配合,他們利用拼多多、淘寶、京東的平臺進行售賣,我們幫他們設計、提供貨源,把跟國外配合的模式搬到國內來。”
據了解,涂嶺村現有加工廠26家,帶動村民就業500多人,主要以加工生產箱包、手套、服裝等產業為主,涂嶺鎮、村也積極做好服務企業工作,幫助企業做大做強,助力鄉村振興。
涂嶺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 蔡志平表示,“政策上是在辦證和安全生產上給予指導和服務,生活上我們及時解決工人家屬的各種矛盾糾紛,資金上幫助企業與農商銀行進行牽線搭橋,解決資金周轉困難問題。下一步的措施主要是利用涂嶺村豐富人力資源,發展輕工業加工,加強企業的橫向合作,把企業做強做大。”(柯銘鼎莊冉冉(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