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州大學侯琳熙團隊與落戶于泉港的福建佑達公司等,共同參與完成的“新型顯示領域聚醚類功能濕電子化學品的開發及產業化”項目,榮獲2021年度石化聯合會科技進步一等獎。這個項目是什么?產品運用在哪些行業?它的經濟價值和社會意義又是什么?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在福州大學—佑達環保電子精細化學新材料工程技術中心實驗室,侯琳熙研發團隊就新型顯示領域聚醚類功能濕電子化學品的開發及產業化項目所涉及的內容,進行再測試、再核準。
福州大學石油化工學院常務副院長侯琳熙介紹,“這個工藝主要針對液晶面板生產過程中間的三個過程,首先就是在涂膠之前的清洗過程,這個過程中它用到的是清洗劑,在顯影過程他用到的是顯影液,在脫膜過程中用到的是剝離液,這三個液體都是屬于在光刻工藝中十分重要的三個組分。”
2017年,福州大學與福建佑達公司在福州大學石化學院泉港校區成立福州大學—佑達環保電子精細化學新材料工程技術中心,專注研究新型顯示領域電子精細化學品原材料,并建立了清洗劑、顯影液、剝離液三條模擬實驗生產線。
福州大學石油化工學院常務副院長侯琳熙說道,“這三條線分別代表著清洗線,顯影線以及剝離線,三種液體(清洗劑、顯影液、剝離液)就是放到這三條線里面(試驗),就是類似于模擬京東方和天馬微電子(生產)線。我們在這里一旦測試通過以后,就可以用于實現實際的生產空間試投料試生產,所以使我們研發的速度加快了。”
福州大學侯琳熙團隊項目與佑達公司共同研發成果落地后,所生產的清洗劑、顯影液及剝離液,運用范圍也非常廣。
福州大學石油化工學院常務副院長侯琳熙介紹,“這個產品主要用在像大家所熟悉的液晶屏、手機屏,包括還有車載屏等這一系列的新型顯示領域。”
研發團隊歷經近5年攻關,在新型顯示領域聚醚類功能濕電子化學品的開發及產業化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并實現了規模化工程企業運用。
除經濟效益外,基于該項目所研發的產品對于行業有著更為深遠的社會意義。
福州大學石油化工學院常務副院長侯琳熙介紹,“在早期90%以上的清洗劑、顯影液和剝離液都是卡在美、日、韓、法等這些國家手中,我們生產的產品開始能夠在大家熟悉的華星光電、京東方這些生產線上逐步地代替一些國外的產品。特別是像佑達公司的清洗劑,目前在國內的清洗劑占有率已經是第一,而高端的顯影液,我們現在已經開始在幾條產線上推廣,已經代替了現在一些德國等國際品牌(材料)。最大的效益就是在于保障了這些液晶生產面板企業生產供應鏈的安全。”(銘鼎 小青 云祥(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