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實施河長制以來,泉港區前黃鎮河水治理效果顯著,今年初,又引進了水質檢測技術,采集數據有效性和管理水平得到顯著提升。
在前黃鎮壩頭溪古縣段,工作人員正在對河水進行采樣。年初,前黃鎮引進了水質檢測設備,建起了水質檢測室,現在,每個月都可以對轄區內的河流進行自主“體檢”。
前黃鎮河長辦工作人員張偉斌:“我手上這瓶是我們壩頭溪古縣段的水質樣品。對它進行四大類的檢測,包括COD、總磷、總氮和氨氮。”
這次采樣檢測,也是水質檢測室第一次“開張”。張偉斌和同事用滴管移液槍取一部分樣品放入試管中,做好標記,把標記好的試管送入消解器中,加熱到一定程度化學溫度后,靜待樣品數據的采集。
前黃鎮河長辦工作人員張偉斌:“這也是第一次檢測,效果還不錯,我們幾乎都掌握了檢測方法,靠我們自己就可以(完成)每個月檢測。檢測的結果,數據還是比較漂亮的,在三類左右,水質還是可以。”
水質檢測,是前黃鎮河流管理的多樣化手段之一。自2017年河長制實施以來,前黃鎮扎實抓好河長制工作,一方面及時建立河(湖)長制工作領導小組,全面推行河長制;另一方面,則實施長效管理,通過購買社會化服務、拆除沿溪違章搭蓋以及取締涉河涉水違法企業等手段,推進河長制長效管理,轄區內的5條河道和5座小型水庫,正逐步實現著“水清、河暢、堤固、岸綠、景美”的生態文明建設目標。
前黃鎮河長辦工作人員連霞:“我們去年再投入八百多萬,打算做水質提升的工程,四條鎮級的溪流水質提升工程已經完全竣工。通過我們的努力,我們把真正的黃金白銀變成綠水青山。”(記者 莊凱麗 劉曉明 王云中(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