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6月12日訊 愛情,是人們口中永不厭倦的話題。背后的故事有動人的溫情,亦可能沉淀作心底里難以磨滅的痛。正如代代相傳的陳三五娘傳說。6月13日將迎來我國第十個文化遺產日,也是頗具閩南文化風情的“陳三五娘傳說”入選國家非遺后的第一個文化遺產日。
今天泉州市洛江區“陳三五娘傳說”系列活動將舉行啟動儀式。海都報與閩南網今起推出“遇見陳三五娘”系列策劃,期待你聯系海都熱線通95060、閩南網熱線0595-22561580,分享“藝”與“述”。
陳三五娘
陳三與五娘
不落俗套的才子佳人
2014年12月,洛江的“陳三五娘傳說”入選“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成為泉州第一個入選國家級非遺項目的民間文學項目(詳見本報2014年12月10日A24版報道)。
奪得“國字號”非遺榮譽,陳三五娘傳說可不一般。據說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我國閩南、廣東沿海地區就開始流傳著陳三五娘的愛情故事。后來又隨著大批閩南人移居東南亞、南洋群島和我國的臺、港、澳地區,可謂是閩南文化流播海內外的杰出代表。其受喜愛程度并不亞于“梁山伯與祝英臺”的化蝶、孟姜女哭長城等,背后蘊含著青年男女敢于沖破封建門第身份的藩籬,進而表達勇于反封建的思想。
泉州地方戲曲研究社社長鄭國權曾說,陳三五娘傳說和其他愛情故事相比,少了些玄幻虛構,人們不難從不同版本的故事中,找到生活中的人物原型。這離不開人們對故事的喜愛,以及代代口口相傳、衍生發展。
讓我們來回顧這個纏綿悱惻的傳說:來自泉州洛江年輕帥氣的陳三,送哥嫂到廣南上任,路過潮州,在元宵燈會下偶遇前來“睇燈”的佳人黃五娘。他們彼此一見鐘情,卻又受制于禮教暫時沒了下文。不過當年6月,陳三賞游潮州,路過黃家樓前,劇情開始扭轉。五娘投荔定情,陳三用手帕接著荔枝,心知五娘有意,便決心追求那份純潔的愛。為接近五娘,陳三喬裝成磨鏡的工匠到五娘家門前吆喝,打破五娘寶鏡賣身為奴長達3年。陳三為了愛情,甘愿從官宦子弟降身為低階層的工匠,是不是像極了周星馳電影《唐伯虎點秋香》里伯虎追求秋香的橋段?
后來五娘又遭遇了當地貴族林大的逼婚,陳三與五娘決定攜婢女益春私奔回福建老家……隨后故事的結尾被人們演繹作多種版本,既有人們期待的花好月圓,也有受時局變革影響,投井自盡等凄涼的結局。
有人認為泉州歷史上是真有“陳三”其人,而且洛江有不少的遺跡擺在那兒;有人認為這樣蘊含著激進思想的古代愛情故事,是泉州明代思想家李贄所創作的。其實是否李贄所創作,學界至今并無定論;關于陳三五娘傳說,已經演繹作大量的戲劇、南音曲牌,人們還將陳三五娘的故事融入石木雕塑等藝術形式中,這無不詮釋著人們對這個傳說的喜愛。
非遺日到來之際
陳三五娘系列活動啟動
今天上午9點,在洛江區敬德中心小學多媒體教室內,將舉行“陳三五娘傳說”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并開展進校園活動。陳三五娘傳說市級代表性傳承人黃九成,將以講古的形式,演繹泉州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陳三五娘傳說”,讓學生了解家鄉的民間傳說。
經過精心設計,閩南網“陳三五娘傳說”主題頁面今日正式上線(網址http://www.fafqdl.cn/quanzhou/cswn/)。在這里,你可以查找到本報相關新聞,及互動活動內容;還可以邀上您家長輩,在這里點擊視頻,觀賞“陳三五娘MV”、非遺申報紀錄片,以及閩南文化講堂關于“陳三五娘傳說”的講座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