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機正在挖“路”平灘
遭破壞的灘涂
漲潮后“土龍”扎眼
10時30分許,開始漲潮。通過靠近洛陽古橋的缺口和洛陽新橋的閘門,海水涌入相對封閉的橋南社區灘涂,不一會兒就將整個灘涂淹沒。
12時,記者來到附近嘉琳廣場一棟住宅的頂層,放眼望去,整個洛陽江河口盡收眼底,漲潮后兩橋之間碧波粼粼,美不勝收,但中間的黃色土路,顯得特別突兀,就像一條突然闖入的“土龍”弓起身子,把原本完整的江面一分為二。由于天氣和潮汐時間原因,此前記者還沒有拍到這一幕,登高俯瞰,填灘造出來的路尤其刺眼。
“我是去年住進來的,以前的情況我不是非常清楚,但是這條黃色的土路實在太礙眼了,真的不應該出現。”住戶吳先生說,那邊原本確實有一條土堤,不過是暗黑色的,跟灘涂一樣,去年農歷八月、九月的大潮時被完全淹沒了;今天農歷九月十五以后的天文大潮,這條黃色的土路卻露出水面,因此印象比較深。“我還奇怪怎么會有車開進去呢。這是破壞啊,至少要恢復到原來的樣子!”
部門動態
街道黨工委書記
每天到場督促整改
正在采訪時,洛江區萬安街道黨工委書記杜燦輝也來到了現場。“這個事情是很嚴重的。當時就只是出現了那些白色沙袋,我還特意交代分管干部要抓落實,沒想到兩三星期沒來,被填高了這么多!”杜燦輝告訴記者,當時本報刊發關于沙袋堵缺口的事情之前,他已經安排人員讓養殖戶要整改,后來其他部門也表態要督促。
“這幾天我每天都自己來現場查看,時間都是隨機的。雖然街道沒有執法權,但督促必須要到位!”杜燦輝介紹,這三天來每次都有一些進展,但是有些細節還要注意,比如挖掘機在施工過程中,有的建筑垃圾向兩邊掉落,可能會掉進海里,退潮時被卷走或遺留在更遠的灘涂上,造成二次污染,“兩邊容易掉落的,要先挖起來”。
“整改進度要加快,要拿出具體的辦法和行動,爭取一周內能有明顯的改觀。”臨走之前,杜燦輝再次交代劉錦樹,安全要注意,進度要跟上,在此事的后續處理上爭取主動,盡快恢復這一片濕地灘涂的原貌。
同時,北迎賓大道工地方面的人員,也再次跟萬安街道聯系,商討研究施工管理方面的問題,盡快核實確認是否造成了破壞灘涂、面積有多大、要怎么整改。(海都記者 徐錫思 謝明飛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