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橋美麗的紅樹林
洛江:打造濕地公園游憩帶
洛江區重點打造洛陽江西岸沿江項目。規劃建設紅樹林濕地觀景平臺,建設紅樹林濕地觀景廊橋52米,高17米,共4層,建筑面積約3000平方米。通過橫跨萬榮街的觀景廊橋將兩側的建筑立面連接,開辟為觀景平臺,同時與未來濱江大道對面的濕地公園相呼應。
下一階段,洛江將加快濕地公園建設,打造大型紅樹林公園、生態濕地棧道、科普游覽園區等,形成集生態、人文、藝術為一體的濕地公園游憩帶。
城東:
潯美滯洪湖景觀提升明年開工
東澄湖公園總面積為800畝,包括潯美、莊任、烏嶼3個滯洪湖,將對湖區周邊約90畝景觀用地進行景觀提升、適度布局經營性小品建筑等。
其中,潯美滯洪湖為該公園重要組成部分,其景觀提升已與其北側一精品住宅項目合并規劃設計,計劃明年上半年開工建設。
【規劃】
兩江兩岸景觀整治
初步方案出爐
泉州市規劃局透露,晉江、洛陽江兩岸景觀整治規劃范圍,晉江南北長約22公里,規劃面積約17平方公里;洛陽江東西長約36公里,規劃面積約37平方公里。
據介紹,目前《晉江、洛陽江景觀整治規劃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已取得初步成果,泉州市規劃局就方案正廣泛征求各方意見,今后將再結合各方意見逐步完善規劃方案。
泉州市規劃局局長黃世清在會上介紹,晉江、洛陽江兩岸將定位為海絲文化和生態旅游的濱水展示帶。作為泉州城市水景,功能突出生態旅游、文化休閑。本次規劃擬將兩江打造成山、水、海與城市相容的特色景觀,使之將來成為泉州一張綠色生態名片。
下一步,兩江兩岸將優先啟動民生項目,重點篩選一批與民生關系密切相關的項目,如綠道、公園、道路、人行過街設施等,完善兩江的配套設施建設,帶動沿江發展。
擬再建15個公園
近期建5座天橋
目前,兩江兩岸已建成8個公園,分別是濱江公園、筍江公園、石筍公園、金山公園、江濱體育公園、濱海公園、江南公園和溜石塔公園。
盡管八大公園提升了沿江景觀風貌,但仍存有不足,比如各公園分布比較零散、缺乏系統性,和城市的聯系較弱等。對此,方案提出初步設想:通過綠道系統,將兩江沿岸點狀分布的公園進行串聯,形成連續、完整的濱水公園,加強公園的系統性、連續性。
除上述已建的8個公園外,目前,兩江兩岸還形成規劃意向的公園有15個,分別是濱水休閑區、城市廣場、留公坡紀念廣場、植物科普教育園、生態濕地、陽江生態長廊、休閑農業園、華僑文化園、紅樹林廣場、洛陽橋頭廣場、蘆葦公園、金嶼公園、田安公園、濱江文化園和賽車園。
因防洪堤、道路等因素阻隔,市民進入公園的可達性較差,缺乏人氣。對此,規劃方案初步提出,擬在兩江公園與城市之間,增設人行天橋或過堤措施,以此提高公園的可達性。規劃提出,近期沿江區域將新增5處人行天橋,完善濱江路的過街系統,這5座人行天橋分別處于萬科潘山公園、江濱路沃爾瑪、金山公園、田安公園、萬達江濱公園。(海都記者 陳斯紅 曾小琴 陳麗娟 謝向明 田米 實習生 李淑鳳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