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戲緣,期盼重整新生
8歲跟隨父親演出,15歲加入國營泉州打城戲劇團,吳天乙老師對打城戲的情結,已經深扎心底。老人說,從1990年劇團首次成立,到1994年劇團解散,1997年再次復辦,直至2008年1月再次被迫解散,因為各種原因,打城戲幾經波折,慢慢淡出了舞臺。
金婚慶典上,老人和家人學生拍照留念
“傳統的打城戲常常被認為是神鬼戲,受歡迎程度不斷下降,加上演出市場競爭惡劣,有人假冒劇團以打城戲名義到處演出,搶占正宗打城戲的市場,使得民營方式傳承保護打城戲舉步維艱。”吳天乙老師說,雖然有關部門給了他和打城戲一個“身份”,但傳承的工作,卻只能靠他和老伴來努力。
幾年來,吳天乙老師不間斷地把從藝以來,所有與打城戲有關的資料整理出來,目前已完成15萬字。而更令他自豪的是,20余年間他已培養80名打城戲學員,演出也多次獲得國際大獎。“2003年榮獲伊朗德黑蘭第十二屆亞洲儀式戲劇節‘金小丑’獎、2007年榮獲印度第二屆國際戲劇節‘潘查爾’大獎。”吳天乙如數家珍地介紹,劇團還參加“國際南戲暨目連戲”、“天下第一團”、“第十一屆中日韓戲劇節”等大型活動,獲得了各國觀眾的喜愛。
吳天乙說,這次北京衛視選中打城戲這個主題,既幫他圓了心中的夢想,也讓他看到了打城戲的未來和新生,希望4月6日節目播出后,全國觀眾尤其是泉州市民能夠更了解打城戲,為打城戲的傳承添一份力。(本網記者 葉碧玉 黃謹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