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2月22日訊(閩南網記者 陳玉玲文/圖)從陸上絲綢之路出發,到海上絲綢之路采風,一場跨越千里的音樂采風、交流活動在泉州舉辦。連日來,參加“海絲情·泉州行”創作采風的音樂人走進世遺泉州多處地方,尋找絲路歌曲的創作靈感和素材。21日,來自新疆的音樂人們停下采風的腳步,與福建音樂人圍桌交流,分享采風心得,暢談音樂創作。
交流會現場
泉州市委網信辦副主任吳家安在交流會上介紹了泉州的相關情況,以及泉州與音樂的深厚淵源,走出了包括《延安頌》作詞人莫耶、《康定情歌》的采編吳文季等一批音樂家,泉州還是知名歌手周杰倫、蘇芮、張明敏、蕭敬騰等的祖籍地。吳家安歡迎各位遠道而來的音樂人多到泉州走走看看,從中汲取音樂創作的靈感,為泉州創作動聽的歌曲。
“創作來源于生活,泉州就是我非常喜歡的城市,特別適合生活、創作。”福建省音樂家協會副主席肖山表示,泉州擁有著原生態、自然、真實的文化氛圍,希望以后多跟泉州的音樂人合作。他認為,這個時代不缺好歌手,要把音樂創作擺在第一位,特別是在創作閩南語歌曲時,既要堅持傳統的部分,也要注重創新。
QQ音樂內容總監楊奕暉剛剛結束了新疆的行程,又馬不停蹄趕到泉州。在他看來,不管是陸上絲綢之路還是海上絲綢之路,新疆與泉州有共同點,兩個地方都強調“融合、并通、交流”,都有著豐富的文化和音樂寶藏。過去,QQ音樂持續和各地共同打造優秀的作品,未來也將持續為音樂人們做好服務,讓音樂家們既能在泉州吟唱,也能在帕米爾高原上高歌。
談到閩南語歌曲,新疆音樂家協會理事、歌手王新鵬表示,《愛拼才會贏》這首歌在新疆享有知名度,很多少數民族用自己的語言來演唱,歌曲給大家傳遞了福建人的拼搏精神,令很多人深受鼓舞。這次來到泉州仿佛進入了新天地,音樂人應該帶著文化自信,走出新疆多多感受中國的文化和故事,才能創作出更好的音樂作品。
“作為音樂創作者,我在泉州感受到了歷史的流淌。”這是新疆流行音樂學會秘書長吳核第二次來泉州了。他說,這次來泉州有一種“舊人”的感覺,穿行在大街小巷和古厝紅墻中,欣賞木偶戲和南音表演,讓他感受到了歷史文化名城的魅力。過去,他長時間生活在新疆,創作多以西域題材為主,到了世遺泉州,才知道宋元文化是怎么傳承下來的。他希望能融合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文化,創作出承載著特殊情感的作品。
“我從離海最遠的地方,來到了離海最近的地方。”新疆師范大學音樂學院青年教師阿力木江·阿不都克日木說,不管在哪里,音樂是沒有界限的,這次的采風活動搭建了兩地音樂的交流橋梁,他認識了不少福建的音樂人,希望同大家保持交流。
國家一級演員查汗對泉州南音贊不絕口,她特別喜歡南音的唱法、旋律和音樂線條。查汗稱贊,南音是一種心靈世界的情感表達。雖然聽不懂閩南語,她結合字幕比照能推測南音的字正腔圓是怎么回事、氣息點又在哪里。作為女中音歌手,她希望有機會能嘗試閩南語歌曲,跟更多的福建音樂人合作。
據悉,本次“海絲情·泉州行”創作采風,是“海絲情·我把家鄉唱給你聽”大賽的組成部分。“海絲情·我把家鄉唱給你聽”大賽由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指導,省委網信辦、省文旅廳、福建日報社(報業集團)、省文聯、省僑聯主辦。今年初,該場大賽在泉州舉辦的“何以中國向海泉州”網絡主題宣傳活動現場發布,目前正在征集作品。
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泉州保留著許多與絲路有關的地理人文故事,本次活動旨在通過實地采風讓音樂人創作出更具地方特色的絲路歌曲,為賽事增光添彩,并給海內外音樂人提供音樂文化交流和分享創作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