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閩楷模”晉江優秀民營企業家群體,40余年堅定走改革開放一條路,20載“再造”11個晉江
人生海海靠打拼 一群人一股勁一條心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弘揚企業家精神。
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給包括數名晉江企業家在內的福建省30位企業家回信,希望廣大企業家繼續發揚“敢為天下先、愛拼才會贏”的闖勁,為國家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發揮更大作用。
“晉江人民在歷史上就敢拼、愛拼、善拼,敢為天下先。”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時如是說。這句話被收錄于《研究借鑒晉江經驗 加快構建三條戰略通道》一文,發表在2002年10月4日的《福建日報》上。
在習近平總書記當年總結提煉的“晉江經驗”指引下,20多年來,晉江市地區生產總值從2002年的277億元增加到2023年的3363.5億元,相當于“再造”了11個晉江!
40余年堅定走好改革開放道路,廣大晉江優秀民營企業家群體作為“晉江經驗”的支持者、見證者和受益者,愛拼敢贏、崇實尚義、革新求變、情系家國,至今仍在創造著一個又一個新時代“晉江經驗”的熱血故事。
腳踏實地一群人
2019年3月10日下午,北京人民大會堂。
這一天,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福建代表團審議時指出:“做企業、做事業不是僅僅賺幾個錢的問題。實實在在、心無旁騖做實業,這才是本分。”
心無旁騖做實業,正是包括當天在會上發言的安踏集團董事局主席丁世忠在內的晉江企業家的一個共同點。
“天下唯長安平橋,紫帽日映深滬灣。”中國現存最長的跨海梁式石橋——安平橋,挽住晉人衣冠南渡的千年風華;紫帽山的煙霞,映照著深滬港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高光。然而,晉江曾經“一方水土難養一方人”。在改革開放的東風勁吹下,晉江人開始大膽沖破計劃經濟的政策束縛,在眾多實業領域興辦企業。陸地面積649平方公里的晉江,共有6個街道辦事處和13個鄉鎮,而每一個街道和鄉鎮,都有著自己的創業故事。
1979年,洪肇設在英林鎮用300元開啟了自己的創業之路:每天只睡一兩個小時,放下門板當裁床,點上煤油燈照明,用的是手裁剪刀,踩的是腳踏縫紉機。這就是今天品牌價值超千億元的福建柒牌集團最初的起點。
1984年,施能坑創辦了中國第一家民營企業拉鏈廠。40年就做一根拉鏈,企業家的匠心和專注成就了潯興拉鏈產銷量10多年來位居中國第一、全球第二的行業領跑者地位。
1985年年底,許連捷不得不借錢給恒安公司的員工發工資——高成本和低銷量讓企業陷入困境。“打井十丈,離泉一尺,大家要堅持??!”許連捷給員工們打氣。到了1987年,經銷商開始提著現金到恒安門口排隊等貨。同年,恒安賺回了全部投資。此后,恒安的產品經常供不應求。
陳埭的鞋業、磁灶的瓷磚、羅山的食品、英林的服裝、深滬的拉鏈……改革開放以來,晉江人在九死一生的市場洗禮中,一直在競爭最為激烈、附加值很低的傳統產業領域摸爬滾打,在逆境中求生存、求發展。
“2012年,紡織行業同質化競爭日趨嚴重,信泰到了最困難的時候,公司高層確實討論過是否要轉換賽道,投向房地產。”福建信泰集團執行總裁許金升坦言,“最終,我們還是決定要堅守紡織行業,矢志以創新來做大做強。”
許金升的這一段心路歷程,許多從事實業的晉江企業家都曾經歷過。
“這些年,有很多機會拓展利潤增長模式,比如體育賽事、金融投資,但我們恪守‘單聚焦’戰略,從未改變,堅守實體經濟,認真做好每一雙運動鞋、每一件運動服。”安踏集團執行董事賴世賢說。
“如果說特步有什么制勝法寶,我總結有兩條,一是心無旁騖做好主業,二是始終以消費者為核心。”特步集團董事局主席丁水波說。
正是在這群企業家數十年如一日腳踏實地的努力下,今天的晉江形成了1個超三千億元、1個超千億元、2個超八百億元、3個超百億元產業集群。近年來,面對復雜的國內外市場環境,晉江實體經濟的強大基礎和產業韌勁優勢更是得到充分體現。2023年,晉江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363.5億元,經濟總量連續領跑福建縣域30年,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居全國第四位。
敢拼會贏一股勁
2022年3月,講述晉江商人創業故事的電視劇《敢拼會贏》在央視一套熱播。福建潯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施能坑和員工一起追劇。《敢拼會贏》在潯興拍攝的場景劇照,至今仍被擺放在廠房外的電視劇取景處。“沒有敢拼會贏的勁,企業早就不在了。”員工們深深理解施能坑此舉的用意。
賣還是不賣?2000年的一個晚上,施能坑在香港輾轉反側,徹夜不眠。當時,一家美國公司準備收購潯興51%的股份。“做企業不只是為了賺錢,更多的是一項事業,不賣!”圍繞“百年潯興 世界品牌”的愿景,潯興率先在拉鏈行業成立研發團隊。截至今年4月,由潯興研發團隊自主研發的航天服拉鏈已經連續8次伴隨神舟飛船遨游太空。
同樣具有“飛天實力”的晉江產品,還有恒安的紙巾。2005年神舟六號成功發射升空,宇航員在艙內使用的就是恒安集團的濕巾產品。1998年金融危機背景下逆勢而上,作為民企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獲得36倍的超額認購;先后三次在企業發展遇困時進行管理變革……“恒安的競爭對手有很多,但最大的挑戰和威脅卻來自自己。”即便在恒安的輝煌時期,恒安集團創始人許連捷也從不“躺平”。
“志之難也,不在勝人,在自勝。”
回顧企業的來時路,利郎集團董事長王良星感慨道:“不敢去打破,這是人性。因為這個成功模式而生,那也容易陷入慣性思維。”
敢于打破自己慣性的拼勁,救了利郎。1998年,利郎瀕臨倒閉。頂住“有錢請代言人,為什么不能把漏油的縫紉機先修一下”的反對聲音,利郎集團借錢湊夠代言費,邀請著名演員陳道明作為形象代言人,開啟品牌化之路。一舉成名后,利郎抓住2004年雅典奧運會的商機進行品牌提升。當年,利郎的銷售額從2003年的4000萬元飆升至4億元。
要想從低谷攀至巔峰,從海底立上潮頭,自幼見慣潮起潮落的晉江人深諳搏擊商海風浪,愛拼、善拼才會贏。
卡爾美體育用品有限公司董事柯永遠,一直記著2014年反向收購西班牙知名體育品牌卡爾美的那段艱難時光。在那之前,柯永遠兄弟的晉江市遠祥服裝織造有限公司已經為西班牙卡爾美做了兩年代工。當西班牙卡爾美出現經營危機時,柯永遠敏銳察覺到,機會來了。“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我們沒錢也要借錢買。”貸款帶來的資金緊張,讓柯永遠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但他也很坦然:“每個公司發展都會碰到困難,光腳蹚出一條路到這里,就要走到底!輸了?那就去別人工廠打工嘛。”
今天,人們在參觀晉江經驗館時,每每會駐足大屏前認真觀看一部紀錄短片。片中,多位晉江企業家代表深情唱起閩南歌《愛拼才會贏》。“人生海海,輸贏笑笑。輸了,再來!”恒安集團總裁許清流在片子最后這么解讀“愛拼才會贏”。
胸懷家國一條心
晉江梧林村,紅磚厝、西洋風的“胸懷祖國”樓守望著遍布世界各地的晉江兒女,斗轉星移,歲歲年年。
晉江是全國著名僑鄉和臺灣漢族同胞主要祖籍地之一。祖籍晉江的華僑、華人和臺港澳同胞多達300多萬人。從下南洋開始的故事,經由一封封僑批里飽含的深情厚意升華。一代代晉江人無論走到天涯海角,始終心懷故土,造福桑梓。
巴黎奧運會期間,盼盼食品在埃菲爾鐵塔下開設“盼盼之家”產品體驗店,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圍觀打卡,品嘗來自中國的美食糕點。
“人民愛吃什么,盼盼就做好什么。”在福建盼盼食品集團總裁蔡金釵看來,從晉江到巴黎,盼盼可以刮起國潮美食風,根源在于始終秉持“我們的食品是做給我們自己親人吃的”這一理念。
2022年春,疫情讓泉州按下了“暫停鍵”。華僑大學一名學生試探性地給盼盼食品集團官微發求助私信:“你們能給我們送點吃的嗎?”次日一早,盼盼就攜手同行把滿滿幾車“暖心包”物資運到學校。蔡金釵視此舉為理所當然:“一個企業唯有承擔起更多的社會責任,才有其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有國才有家。在晉江企業家這里,興辦企業的社會責任感與胸懷家國的情懷是如此渾然一體、大愛相融。
一個村莊,是福建天守集團董事長蔡天守的不變牽掛。1996年,他在村民全票支持下,當選家鄉梅塘村的黨支部書記。21年間,蔡天守帶領村民走上致富道路,梅塘村也從當年的貧困村蛻變成為鄉村振興示范村。帶領村民共同富裕和為社會作出更大貢獻,是蔡天守的兩個人生夢想。30多年來,他在助力鄉村振興、支持革命老區、扶貧濟困等公益事業中累計捐贈達2億元。
一所學校,是勁霸集團董事長洪忠信的念念不忘。2022年3月11日,由勁霸捐資超2億元興建的英林中心小學新校區項目開工,洪忠信多年夢想終于成真。他說:“企業發展壯大,就有責任引領向善向上的社會風氣,尤其是做些可持續發展惠澤百年的事,是特別幸福的事。”
一次疫情,是晉江民營企業家群體的眾志成城。據不完全統計,在2022年泉州因疫情陷入物資缺乏的一個月時間里,恒安集團、安踏集團、361°集團、特步集團等龍頭企業均捐贈現金及物資超過千萬元。
在晉江,企業家熱心公益的故事每天都在續寫新篇。雖然僅是一個縣級市,但晉江共有大大小小200家慈善公益機構,募捐善款總額超過180億元,被譽為民間慈善的“晉江樣本”。早在2002年,晉江企業家就發起成立全國第一家縣級慈善機構——晉江慈善總會,現已累計募捐善款達47.54億元。截至目前,晉江企業家群體中已有51個家族、158名個人被晉江市政府授予慈善世家、慈善家和慈善大使稱號,25位晉江企業家榮膺中華慈善獎或提名。
胸懷家國有大愛,敢拼會贏大氣魄,實干擔當大格局。這,就是晉江企業家群體一群人、一股勁、一條心的奮斗故事,更是八閩弄潮兒向濤頭立的英雄群像。新時代的改革開放大潮風生水起逐浪高,“八閩楷模”在新征程上正奮筆寫就中國式現代化福建實踐的“新答卷”!
?。ǜ=ㄈ請笥浾?林蔚 王敏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