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月30日訊(閩南網記者 蘇毓茹 洪方博濤 文/圖)登九日山看祈風石刻、游百年僑村尋歷史煙云……30日,閩南網記者隨著“文化拾遺 魅力泉州”網絡主題宣傳活動,走進清源山、九日山、晉江經驗館、梧林傳統村落,探尋海絲印記、感受泉州發展脈動。
媒體團穿過九日山下的寺廟,綠樹成蔭,鳥鳴陣陣,拾級而上,一幅幅充滿歷史厚重感的宋代祈風石刻群和歷代文人墨客登臨所留摩崖題刻,映入眼簾。
泉州九日山的崖壁上,隨處可見記載了宋代舉行祈風儀式的摩崖石刻
“嘉泰辛酉十月一月庚申,郡守倪思正甫,提舶余茂實騰甫,遵令典祈風于昭惠廟……”“以遣舶祈風于延福寺通遠、善利、廣福王祠下,修故事也。”在泉州九日山的崖壁上,隨處可見記載了宋代舉行祈風儀式的摩崖石刻,這些珍貴歷史檔案,真實記錄了宋代海洋貿易與季風密切關聯的運行周期等歷史信息。
九日山以“山中無石不刻字”而著稱,其中有10方祈風石刻,是12至13世紀泉州地方政府主持航海祈風祭祀活動的石刻文字記錄,也是現存唯一的古代政府有關航海的國家祭典石刻文字記錄,印證了一泉州作為“東方第一大港”的輝煌歷史。
媒體團在梧林傳統村落了解閩南傳統建筑與文化
“最美爛尾樓”朝東樓、放眼世界樓、胸懷祖國樓……每一棟房子都有自己的歷史。行走于梧林傳統村落,媒體團沉浸其間,了解著閩南傳統建筑與文化,通過一棟棟古建筑、一段段故事,感受別樣的家國之情與鄉愁別緒。
晉江市梧林傳統村落是典型的僑村,也被稱為“華僑建筑博物館”,村中的古建筑上百棟,村落現存閩南紅磚古大厝、西式洋樓、番仔樓等建筑,至今都保存完好。
與此同時,媒體團還穿上雅致修身的可峇雅服飾,變身俏麗的“小娘惹”,并觀看了掌中木偶戲、高甲戲、南音、娘惹舞蹈等表演,品味閩南文化,感受梧林特有的僑村氣質。
“泉州是一個有著古老且韻味十足的城市,她承載著千年歷史文化底蘊,不同文化在這里相互交融,充滿著各種各樣的故事,這些故事我們也會在后續的創作中繼續去探索。” 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記者張耘祎說到。
媒體團走進晉江經驗館解碼民營經濟樣本
媒體團走進清源山
海洋文明從泉州走向世界,也讓世界看到泉州。1月29日至31日,“文化拾遺 魅力泉州”網絡主題宣傳活動中,來自中央和省市級30多家重點媒體和國內外自媒體工作者、歷史文化研究學者將持續用鏡頭記錄世遺風采,用文字傳遞泉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