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月11日訊(閩南網記者 陳玉玲)中小學生的午休是“趴睡”還是“躺睡”,成為許多家長關注的焦點。去年11月,泉州曾下發通知啟動泉州市中小學校教室課桌椅配置改善工作,鼓勵各地學校提供可折疊、健康午休桌椅,為孩子創造舒適安全的午休環境。在今年的泉州兩會上,九三學社泉州市委員會提交一份提案,建議改善提升中小學生的午休條件。
九三學社泉州市委員會認為,泉州在改善提升中小學生午休條件的實際操作層面上,面臨著空間開發、資金投入、考核約束等制約問題。很多中小學校無法為學生提供午睡空間。目前,泉州絕大多數學校的教室學生多面積小、學生活動空間狹窄、儲物空間有限,無法容納足夠的床鋪,或者教室地方不夠大無法設立專門的午休室或躺椅區。
為此,可引導因地制宜改善午休相關設施。實施“一校一策”方案,推動各校根據實際情況,配備午休相關設施。一方面挖掘利用功能教室等潛在空間,引入折疊桌椅等便于靈活操作的“躺睡”設施;另一方面可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身體發展情況,采用不同的午休“躺睡”策略。比如,可根據學校的空間布局、室內場地、學生人數,直接引進午睡床、午睡椅或改造課桌椅,也可將閑置教室、閱覽室、圖書館、舞蹈室等空間充分利用起來,打造專門的“午睡室”。把中小學生午休“趴改躺”工程列入教育系統專項行動,在全市中小學實施午睡“躺著睡”保障工程,通過更換座椅、購買床墊等方式,提高學生午休質量。
同時,探索建立政、家、社等多方資金保障機制。市財政可加大專項費用的投入,設立“中小學校園午休設施”專項資金,為中小學生在校午睡所需的場地升級改造、設施購置等方面提供資金支持和政策保障。積極做好學生睡眠調研和家長動員,按照自愿、公開、公益的原則,科學計算托管服務、設施購買成本,對自愿接受校內午休托管服務的學生,家長以購買服務的形式支付一定的服務和設施購買費用。還可加大社會宣傳,充分調動社會熱心助教的優良傳統,鼓勵發動僑親、鄉賢、企業家、社會愛心人士捐贈午休設施,減輕學校資金負擔。
此外,可規劃前置,重視午休托管服務。將午休保障納入今后的學校建設標準和規劃。逐步改革現有的“大班額”現象,探索“小班額”教學模式。在此基礎上,不斷更新學校建設標準和教育督導內容,將學生午休場所建設納入今后新建、改擴建中小學校的必配設施規劃中,對新建校區要求提前規劃設計好學校午休室,確保學生一旦入校,即可享受午休托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