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8月15日訊(閩南網記者 蘇毓茹 通訊員 顏玉璇)8月15日,是首個全國生態日。近年來,泉州市緊跟“碳達峰、碳中和”國家戰略,不斷推動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提升生態文明建設水平。
記者從泉州市發改委獲悉,近年來,泉州市著力破除部分產業園區“先作坊后工廠”“先建廠后劃區”“先區外后區內”等歷史發展問題,以及整體水、土地、能源等生產要素利用率偏低等問題,通過實施“三線一單”(即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環境準入負面清單)編制工作等創新做法,騰空間、加速度、提品質,為產業園區布局優化和轉型升級提供有力支撐。
近日,泉州市“‘三線一單’鋪就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生態軌道’”案例,入選福建省發改委推動綠色經濟發展典型經驗做法并向全省推廣。
劃分界線,優化園區整體產業布局
在“三線一單”環境管控單位劃定中,泉州市立足產業園區發展現狀、發展定位和發展規劃,在區域資源利用上線、環境質量底線的框架下,對重點產業園區進行環境管控單元劃定。根據泉州市“三線一單”成果,全市共劃定陸域管控單元183個,其中產業園區類管控單元32個。
在劃定管控單元的基礎上,泉州不斷做實規劃環評。在產業園區規劃環評編制或修編過程中,注重與“三線一單”成果有效銜接,著力解決規劃不協調、要求不一致、環保措施不合理等問題。此外,泉州將產業園區管控單元準入要求納入園區招商選資負面清單,嚴格把好項目準入關、審查關。
劃定上線,推進園區實現減污降耗
泉州通過嚴控能耗和排污,劃定減污降耗上線,推進園區實現減污降耗,在產業園區通過銜接水資源、土地資源和能源利用上線,對照要求、對照檢查、對照整改,積極推動減碳降耗,助力實現“雙碳”目標。安溪經濟開發區在用水方面要求園區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80%,對重點耗水企業要求工業用水循環重復利用率達98%,在用能方面禁止新上燃煤鍋爐,推行天然氣、電力及可再生能源等清潔能源;泉惠石化園區加快推進集中供熱,從應急鍋爐到建成3×480t/hCFB鍋爐,有效滿足園區近期產業項目供熱需要。泉州還深化提升專項整治行動,對涉新增VOCs排放項目實行嚴格管控,對重點行業VOCs排放實施嚴格治理。
劃清底線,壓實園區環保主體責任
《泉州市生態環境準入清單》對工業(產業)園區管控單元或所在單元的生產工藝、燃料使用、VOCs排放、廢水處理等方面均有明確要求,是園區落實環保工作的硬指標、硬標準、硬約束。此外,為有效推進“三線一單”剛性約束在產業園區、項目企業落地實施,泉州市生態環境部門將準入清單要求納入生態環境監管執法重要依據,組織對2021年以來新增市級以上生態環境部門審批環評尚未進行竣工環保驗收的22個產業園區內建設項目開展現場檢查,全力打造事前事中事后監管全鏈條。
“在‘三線一單’編制過程中,重點關注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制約環節,在落地應用上,注重從‘規劃環評—項目準入—執法監管’全鏈條發力,助力產業園區綠色化、低碳化、規范化發展。”市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通過細化落實“三線一單”在空間布局、污染物排放、環境風險防控、資源開發利用等方面相應的管控要求,近年來,泉州有效引導產業園區科學招商引資、淘汰落后產能、落實環保措施,達到改善區域環境質量和協同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基本目標,助力產業園區鋪就高質量發展“生態軌道”。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