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5月11日訊(閩南網記者 陳玉玲)疫散花開,泉州重新踏上新的發展征程。10日下午,泉州召開“強產業、興城市”媒體通氣會,進一步貫徹落實泉州市委、市政府關于“強產業、興城市”雙輪驅動以及“抓項目、促發展”系列專項行動部署要求。
泉州市發改委、市住建局、市交通運輸局等相關負責人分別在會上通報泉州市“項目攻堅2022”及“抓城建提品質”“聚城暢通”等專項行動進展情況。
福廈高鐵安海灣跨海大橋成功合龍(福建日報)
今年全市重點項目820個
會上介紹,泉州今年安排市重點項目個數820個,總投資12038.8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845.1億元,同比增長16.3%。其中,在建632個,總投資8608.8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735.5億元,同比增長15.5%;預備項目188個,總投資3430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09.7億元。
在820個項目中,交通項目54個、能源項目22個、農林水利項目15個、社會事業項目101個、城鄉建設與生態環保項目146個、服務業項目156個、制造業項目326個。
1-4月,820個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632.8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34.3%。其中,632個在建重點項目完成投資619.4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35.7%。
受本輪疫情影響,部分市重點項目短暫停工,至4月20日已全部復工,4月24日實現項目工人返崗恢復到疫情前水平。
根據“項目攻堅2022”的總體安排,泉州將聚焦產業發展招項目、城市建設謀項目、民生生態爭項目,推動全市各級各部門強化要素保障、攻堅難題破解、夯實經濟增長基礎,形成抓項目促發展良好氛圍,全年在建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700億元以上。
泉州大橋擴改工程航拍圖
“抓城建提品質”項目建設全面提速
今年,泉州市圍繞東海核心區提質、古城提質、片區更新、老舊小區(片區)改造、“聚城暢通”及綜合交通體系提升、生態人文空間提升、村鎮建設、縣域特色亮點八大專項行動,策劃實施“抓城建提品質”第一批項目741個,總投資3551.67億元,年度計劃投資554.74億元。
3月份受疫情影響,全市第一批在建386個項目停工306個,到4月22日已實現全部復工。近階段以來,全市混凝土日產量均穩定在6萬方以上,5月7日達到6.47萬方,創下今年春節以來的最高值,超過去年日均產量28.3%,項目建設全面提速。
在推進古城提質方面,泉州出臺《泉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穩步實施古城綜合提升工程,對中山路、西街等2條歷史文化街區進行綜合提升,完成29條核心街巷市政管網、路面鋪裝及部分外立面提升。按照“串點連線成片”的改造原則,分八個施工分區分類分批實施古城街巷整治,重點實施市政工程改造、結構加固、立面修繕、景觀空間改造、活化利用等。
目前,泉州市已初步征集第二批項目319個,總投資1000億元,年度計劃投資216億元。
興泉鐵路全線鋪軌貫通 (央視新聞客戶端)
“聚城暢通”專項行動“開門紅”
圍繞“城市要聚、交通要暢”總目標,以構建“環灣30分鐘生活圈、市域60分鐘產業圈、省內90分鐘交通圈”的“369”交通格局為抓手,泉州市交通運輸局牽頭梳理2022年“聚城暢通”工程重點推進項目53個,項目總投資1691億元,2022年計劃完成投資89億元。
據介紹,今年1-4月已完成投資29.54億元,占年度投資計劃89億元的33.2%,基本達到序時進度,順利實現“開門紅”“開門穩”,一批在建項目取得重大進展,一批前期項目取得節點突破。如,興泉鐵路已完成主體工程施工,實現全線鋪軌貫通,正在有序開展靜態驗收及相關修復和整治工作,預計9月份具備開通運營條件。福廈客專架梁全部完成、隧道全線貫通,泉州灣、安海灣跨海大橋順利貫通,路基施工基本完成,正開展無砟軌道施工及站房工程建設。百崎通道工可方案于今年2月份通過省發改委審查,目前正同步推進深化東海通道、豐海路連接線改造方案研究。
此外,2022年全市交通運輸投資計劃完成投資150億元(不含鐵路),較2021年完成投資130.37億元增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