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冒充領導詐騙又進入高發時節,面對突如其來的“領導”“老板”,個別防范意識較差的群眾被騙,蒙受嚴重的經濟損失。泉州市反詐騙中心發出預警,僅上半月,全市已發生20多起此類案件,廣大市民需要警惕。
4月16日,林某的微信收到一條好友申請,對方微信名稱是他經營的企業所在鄉鎮的黨委書記“陳書記”,頭像也是“陳書記”的照片。林某認識“陳書記”,且互留了電話,但并未添加其微信,因此就通過了好友申請。
加了微信后,“陳書記”一開口就關心林某企業的經營情況,還表示如果有經營方面的困難,可以發信息告訴他,他會盡力幫忙??吹?ldquo;領導”這么關心自己的企業,林某頗為感動,對其身份深信不疑。
第二天,“陳書記”給林某發來消息,稱自己有個親戚購買設備首付資金不夠,自己雖然有參股,但礙于領導身份不好直接向親戚轉錢,希望能通過林某幫忙轉賬,自己再還錢給林某。
林某信以為真,直接向“陳書記”提供的陌生銀行賬戶轉賬48萬元。過后,“陳書記”又以“親戚購買的設備要全額付款才能發貨”為理由,讓林某繼續幫忙轉賬。
其間,“陳書記”還主動提供自己通過跨行轉賬,向林某賬戶匯款的截圖憑證。不過,林某發現自己并未收到該匯款,“陳書記”便以“跨行轉賬比較慢,需要2-6小時才會到賬”搪塞過去。
就這樣,短短6小時的時間里,林某向“陳書記”所提供的陌生賬戶分7次共計轉賬上百萬元。之后,“陳書記”不再回復消息,林某這才感覺不對勁,連忙通過電話聯系真正的陳書記,才發現被騙。
提醒
涉及轉賬匯款 最好當面核實
警方表示,這類詐騙手法并不高明,騙子就是利用部分企業老板喜歡和領導拉近關系、“上頭有人好辦事”的心理特點行騙。公安機關、反詐騙中心對此曾通過各種方式進行防范宣傳,但案件還是如此輕易發生,讓人啞然。
為此,泉州市反詐中心再次提醒廣大市民,如遇到手機短信、微信消息、QQ消息、抖音私信等聊天工具找你借款、打款的熟人、親人、領導,不要礙于情面而不問青紅皂白轉款,一定要電話或者當面核實清楚,以免上當受騙。(記者廖培煌 實習生葉柳錕 通訊員白炯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