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區“兩園一山”三天迎來7.5萬人次祭掃
不燒金紙不放炮 鮮花彩帶寄哀思
清明三天小長假,泉州迎來祭掃的高峰,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市區宏福園、皇跡山陵園采取預約祭掃的方式,將人流、車流錯峰分流,雖然祭掃的市民仍舊很多,但園區內不像往年那么人山人海。
記者了解到,清明三天小長假,市區“兩園一山”(宏福園、皇跡山陵園、清源山)共計有7.5萬人次前往祭掃。其中,宏福園3.5萬人次,皇跡山陵園2.6萬人次,清源山1.4萬人次。
昨日上午,記者再次來到宏福園,與前日相比,祭掃的人數有所減少。臨近中午時分,園區內就只有零星幾處墓地有市民來祭掃。墓地上,市民使用電子蠟燭、鮮花、彩帶等進行祭掃,代替了鞭炮、金紙,響應文明祭掃的倡議。“清明祭掃重在心意,其實不燒金紙、不放鞭炮也挺好的。”市民吳先生說。
市民用鮮花、彩帶等寄托哀思,響應文明祭掃的倡議。(胡彥明/攝)
“今年園內沒有鞭炮聲、沒人燒紙錢,文明程度提高了不少。”宏福園綜合部部長蔡白如說,這樣的文明祭掃方式獲得了不少群眾的支持,而因為采取預約祭掃,園區內也沒有往年那么擁堵。此外,也有一些市民通過云祭掃、代祭掃的方式表達對先人的哀思。
皇跡山陵園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采取預約祭掃、分流錯峰的方式,效果很好。“接下來,我們會沿用這樣的預約方式,讓市民預約,錯時錯峰進行祭掃。”該負責人說。
相對于兩大墓園這樣的相對封閉場所,市區清源山由于小路支路多,管控起來難度較大。記者了解到,今年清明小長假,清源山管委會聯合屬地的街道、社區、派出所、交警等相關部門,對清源山主要路段進行嚴管嚴控,大多數市民會主動配合,不帶紙錢等上山祭掃,整體的文明程度較往年有很大的提升。但是,也有個別的市民從清源山一些小支路偷帶金紙上山焚燒。昨日下午,由于市民焚燒紙錢,就出現了兩起小火狀況,好在工作人員及時趕到,用滅火器和水槍將小火撲滅,沒有造成更大的影響。(記者傅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