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3月19日訊(閩南網記者 尤燕姿)58歲的林先生(化名)打了一個月的高爾夫球,竟然患上了足底筋膜炎。65歲的蘇阿姨,每天暴走1小時5公里,走了一年多后,也走出了足底筋膜炎。昨日,記者在泉州市中醫院針灸一區見到了蘇阿姨。她正在做針刀治療,副主任醫師黃志強介紹,很多人把走路當成減肥的方式,其實是錯誤的,走路走多了反倒不減肥,反而會造成足底疾病。科室里連日來,就治療了多起足底筋膜炎患者。
黃醫生為蘇阿姨做足底針刀
每天暴走5公里 阿姨腳痛到著不了地
65歲的蘇阿姨,家住泉州市區寶洲街附近,她每天一早起床就出門走路鍛煉,從田安公園田安大橋下開始走,走到刺桐大橋下的沉洲公園,然后再走回來,如此一個往返大約1個小時5公里。蘇阿姨說她已經堅持走了一年多,不想從上個星期開始,她的腳后跟不聽使喚,踩到地上時,像針扎一樣地疼。壓根沒辦法再走路,蘇阿姨找到黃醫生,黃醫生給她做了一次針刀后,囑咐她不能再這樣暴走了。
黃醫生介紹,蘇阿姨是由于長期暴走導致足底筋膜炎,如果沒有及時治療,腳底疼痛會影響走路方式,導致身體各部位骨骼受力不均,從而誘發足底骨刺。經過第二次針刀手術,黃醫生將淤積在蘇阿姨足底的血放出來,如今她的腳后跟已經沒有先前那么疼痛了。
打高爾夫不乘車 一天走10公里
無獨有偶,58歲的林先生(化名),打了一個月高爾夫球,竟然把腳給“打殘”了。林先生說自己想走路鍛煉,球友們打球時都乘坐電瓶車,他不想坐車,從一個洞到下一個洞都是走路前往,打了一趟高爾夫下來,竟然走了10公里的路。
林先生打了一個月的高爾夫球后,發現自己的腳底實在疼,腳后跟著地時像針扎一樣,沒法著地。林先生找到黃醫生,黃醫生為他做了針刀治療后,疼痛得到緩解。
黃醫生介紹,足底筋膜炎常見于青壯年和老年人,主要原因是勞累造成。比如走路走比較遠,比較勞累,走不平的路等,造成腳底筋膜無菌性炎癥。
目前,治療足底筋膜炎較為有效的方法,是通過針灸、針刀等中醫療法,在治療過程中,患者可以適當使用較為松軟的鞋墊,才能糾正筋膜炎的炎癥。黃醫生提醒,正常人每天步行的步數在6000—7000是最為合適的,切勿把走路當成減肥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