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今年擬實施616個項目提升城鄉品質
中心市區改造10條以上“斷頭路”
記者從日前召開的全市住建系統年終總結會上獲悉,2020年,泉州市著力推進281個城鄉面貌品質新提升項目建設,策劃實施32個片區更新改造,城市面貌展現新顏值,民生基礎設施補短板項目投資量居全省第二。2021年,泉州市將策劃實施616個項目提升城鄉品質,開創“十四五”城鄉面貌新氣象。
盤點2020
城東至北峰快速通道通車
便捷的交通體系,正讓城市筋骨變得更為舒展,為市民帶來更多幸福感。2020年,我市梯次實施“聚城暢通”工程,江濱南路南安段和省道215線基本完工,城東至北峰快速通道通車,武榮大橋、刺桐大橋南節點開工建設……日益順暢的城市交通,悄然改變了時空環境,也改寫了我們的生活。隨著28條“斷頭路”打通、新增停車泊位6508位,困擾群眾的堵點、痛點正在逐步紓解。
東海后埔等32個片區更新改造
城市更新步伐大跨步邁進。我市開展“新片區更新改造大比拼”,策劃實施32個片區更新改造。北峰西華洋、繁榮大道及棚戶區、南埔山片區開工建設;東海后埔、城東南濱江啟動征遷。
老舊小區改造惠及5.6萬戶家庭
拆墻并院、管線規整、綠化提升……隨著老舊小區改造的深入推進,一大批老舊小區的基礎設施“短板”補齊了、環境變美了。過去一年,我市開工297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完工152個,惠及5.6萬戶家庭。同時,基本建成各類保障性安居工程1.27萬套,項目投資全省第一,新開工及基本建成數全省第二,“住有所居”走在全省前列。
29條古城街巷啟動保護提升
一街一特色,一巷一亮點。我市以“繡花”功夫,穩步推進古城綜合提升工程,中山中路保護提升項目進入收尾,承天巷、舊館驛等29條古城街巷啟動保護提升。更廣領域里,提升17個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完成21個名鎮名村保護規劃編制,掛牌保護42個中國傳統村落,保護修繕162處歷史建筑,留住鄉愁記憶。試點歷史建筑保護樓長制,任命270處“樓長”參與保護管理,將對歷史文化的珍視和保護落到實處。
展望2021
新啟動龍頭山等8個片區改造提升
新的一年,我市將加快城市更新步伐,全力提升城鄉品質。加快全市32個片區更新改造,中心市區新啟動鯉城龍頭山、新華路北拓、后渚蓮垵、城東西福等8個片區改造提升。推廣安置型商品房建設模式,全市新開工16個征遷改造項目。重點打造南翼新城、北峰西華洋、永春縣榜頭片區等3個新區建設示范樣板,以及晉江、永春、德化3個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范樣板。
搶救性保護100處以上傳統建筑
新公布350處以上的歷史建筑,搶救性保護100處以上的傳統建筑。在完成29條古城街巷綜合提升工程的同時,試點保護提升2條以上歷史文化街區、8個以上名鎮名村傳統村落。抓緊出臺《泉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泉州市歷史建筑保護管理辦法》,推廣歷史建筑保護樓長制。
啟動8個老舊街區改造
聚焦群眾所需所盼,啟動492個2000年前建成的老舊小區改造,完成145個續建老舊小區改造,確保新改造完工2.5萬戶以上。啟動銘湖、后坂、東美等8個老舊街區改造,其他縣(市、區)各策劃實施不少于1個老舊街(片、社)區整體改造提升項目。
推進刺桐大橋南節點改造
“聚城暢通”再深化,加快貫通中環城路和一重環灣快速路,開工建設晉江西濱至石獅大道段以及站前大道鯉城段南延伸至池峰路、通港東街快捷化改造,推進刺桐大橋南節點改造;加快池峰路南延伸至鳳池路、晉新路快捷化改造前期。
加快中心市區至縣域“多向放射線”建設,開工晉江世紀大道南延伸至科院路3個項目,推進武榮大橋建設,開展北迎賓二期改造工程前期。每個縣(市、區)改造不少于3條“斷頭路”,中心市區改造10條以上“斷頭路”,全市新增停車泊位5000位以上。(記者 謝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