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宅在家,不少女孩子購物的目光,毫不意外地盯上了各類家用美容儀。一知名購物平臺的數據顯示,去年上半年,進口美容儀新品成交量同比增長了600%。在家美容,的確是方便了,可真的安全嗎?近日,記者從泉州公立醫院激光美容相關科室了解到,使用家用美容儀出現“爛臉”情況的案例可不是稀罕事。市民在購買、使用美容儀時還是得“長點心”。
【市民】
早晚兩次使用清潔儀
小臉竟洗成了敏感肌
市民小王今年20歲,就讀于泉州某高校。不久前,她發現原本還算“天生麗質”的皮膚開始冒痘、瘙癢,急忙到市區一家公立醫院的皮膚科就診。
在醫生的詢問下,小王才知道是自己在家過度使用洗臉儀造成了皮膚問題。“本來我的皮膚能看到毛孔,鼻子上也有些黑頭,但是整體狀況還算可以。去年在家上網課期間,迷上了看購物直播間,被主播灌輸了不少美容儀的知識,最后購買了一個不到100元的入門級洗臉儀。”小王說。
在小王看來,這款洗臉儀雖然價格不貴,但功能齊全,有好幾種不同刷頭可以更換,產品看上去可謂是“誠意滿滿”。于是,她每天早晚認真使用儀器,每次都要清洗5分鐘以上。“心里覺得自己的皮膚變干凈了,毛孔看上去也變小了。可是過了一段時間,發現自己不斷長痘,皮膚比以前更容易出油,涂護膚品的時候臉上會變紅、刺痛,有時候還會發癢。”
就診后,醫生告訴小王,這是過度清潔引起的皮膚敏感,想要修復皮膚屏障,可不是短時間就能做到的。“挺后悔的,醫生說其實早上清水洗臉,晚上用洗面奶就足夠干凈了。”小王說。
瘦臉儀用后臉變腫
導致皮膚屏障受損
33歲的市民戴小姐同樣掉進了家用美容儀的“坑”里。“不斷被身邊的朋友‘安利’瘦臉、抗衰類的產品,有些朋友到醫院做了醫美,有注射的,也有激光類的,但我不太敢上醫院,就想買個家用的美容儀自己保養。當時想家用的就算沒有明顯效果,應該也不會有什么壞處,沒想到還是損壞了皮膚。”
年初,戴小姐花近千元購買了一臺美容儀,商家稱儀器有瘦臉和提拉臉部皮膚的功能。“用上去熱熱的,并沒有什么不適感,但也沒有看到明顯的提拉緊致效果,我以為緊致并不是短時間就能達到的效果,堅持使用了半個多月,臉上就開始長痘,越長越多,還出現臉部紅腫。剛開始,我以為是換季時皮膚比較脆弱,結果過了兩星期情況越來越嚴重,只好趕緊去醫院。”
醫生檢查后發現,戴小姐臉部紅腫,角質薄弱,紅血絲多,滿臉痤瘡,是使用瘦臉儀過度引起的皮膚屏障破壞,肌膚變得敏感。“這下連基本的保養品都用不了,只能用醫生開的保濕霜,真是得不償失。”
【調查】
美容儀五花八門 陷阱不少
蒸臉儀、祛斑儀、美膚儀、美容棒、排毒儀、注氧儀……打開購物網站搜索“美容儀”,就會出現五花八門的各類家用美容儀,價格從幾十元到上萬元不等。帶激光的、導入式的、震動按摩的、超聲波的……不同美容儀所帶的“高科技”也不同。
泉州一家公立醫院激光美容相關科室的醫生告訴記者,目前一些家用美容儀銷量很不錯,特別是導入型的儀器深受愛美女性的歡迎。“導入型可以幫助皮膚把保養品更快更好地吸收,但是市場上的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市民選購要慎重。”
“一些品牌的化妝品會贈送消費者美容儀,但不少是仿冒的山寨品,可能出現漏電現象。還有一些美容儀標榜‘經過FDA認證’,實際上FDA是美國的食品藥品監管機構,對中國的消費者來說沒有任何意義,而且這種說法有涉嫌違反廣告法等一系列問題。”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為了吸引消費者,一些美容儀廠家會提供客戶使用前后的對比圖用于宣傳。“但是,這些圖片很可能是經過修圖的。還有商家宣稱的使用效果、達到效果的使用時間等,這些數據一般是無據可查的。”
【醫生】
最好有專業醫師指導
醫生告訴記者,抗衰類美容儀的作用原理是射頻產熱,要達到皮膚緊致提升的熱度需要到達55℃~65℃,只有在這個溫度范圍內,膠原纖維才會重塑,才能達到緊致提升的效果。溫度低了,緊致效果不佳,溫度高了,會破壞組織。
“各種光電儀器的使用都會對皮膚造成一定的損傷,皮膚新陳代謝的周期是28天,使用光電類的美容儀時,需要充足的修復時間,過度使用美容儀會造成皮膚屏障破壞、肌膚敏感,嚴重者會燒傷。如果市民想使用美容儀,建議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操作。”醫生表示。
而愛美女性購買較多的清潔類美容儀,同樣不適合每日使用。“過度清潔反而會造成皮膚問題。正常情況下,洗面奶每日只需在晚間使用即可。清潔類美容儀不可頻繁使用,也沒有縮小毛孔的作用。”醫生表示,每個人的情況不同,需要做的美容項目也不同。想要判斷自己的皮膚是否存在問題,應該做哪種項目,使用哪種儀器,還應該經過專業醫師的診斷,“不要覺得家用美容儀的作用小就沒有傷害”。(記者 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