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驅車從豐澤街穿過大坪山隧道時,眼前會豁然開朗——四通八達的路網、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優質的學園、先進的體育場館、一流的醫療機構逐一在眼前呈現。曾幾何時,這里還是泉州中心城區的后花園,今朝舉目,這里已然成為繁花似錦的新城。
這是城東,泉州新興板塊中開發最早、發展最快的片區。它的蝶變離不開在市委、市政府的科學規劃和統籌部署下,每一個真抓實干、辛勤付出的參與者。這當中,作為泉州城建集團權屬企業,該片區建設主體——泉州市城建國有資產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城建國投公司”)二十年來持續精耕細作,高標準建設片區基礎設施、公共配套、安置小區等項目,推動了這方沃土破繭成蝶。
科學規劃描繪藍圖 筑路成網積蓄動能
規劃,是龍頭,是藍圖。依托區位優越、山水融合、生態秀麗的天然稟賦,城東從一開始就敲定了片區的職能定位——市級文化體育中心、第三產業新區和健康型居住新城。
2000年9月,城建國投公司成立,敲響了現代化環灣城市前進的鼓點。隨著大坪山隧道開工建設,城東片區拉開了新城建設的序幕。一批批配套設施項目紛紛上馬,為片區崛起積蓄動能——
道路:20余條市政道路車流如織
安吉路、東輔路、豐海路架起“三縱”骨架,城東街、通源街、山海路織起“三橫”網格,片區已織起多達20余條市政道路的發達路網。此外,大坪山隧道、城東至東海互通線、即將建成的城東至北峰快速通道、計劃建設的金嶼通道等,將大大拉近片區對外空間距離。
水網:一系列防洪排澇項目投用
莊任滯洪區、莊任水閘、烏嶼滯洪區、城東污水處理廠、排澇泵站、污水提升泵站、玉蘭渠等一系列項目完工投用,片區實現雨污分流,大大提升了防洪防澇能力,基本消除了臺風、暴雨引發的內澇現象。
生態:開門見“綠” 推窗見景
近4000畝紅樹林、840畝東澄湖生態公園、6000畝桃花山公園等環繞四周,以彩化、花化入手,對海城花苑東西側、學府上城南側、安吉路兩側街角等地塊進行綠化提升;隨著潯美滯洪湖景觀公園、青蓮寺公園的建設,開門見“綠”、推窗見景的生態環境體現得更加淋漓盡致。
優質資源爭相云集 構筑宜居宜業新城
伴隨著配套設施的快速建設,先進的體育場館、一流的醫院、優質的學園、頗具規模的商業綜合體、實力雄厚的企業總部爭相云集,一個宜居宜業的城東新城風華正茂——
教育:優質教育資源匯聚于此
泉州五中、泉州市第二實驗小學、泉州市豐澤幼兒園……這些過去只屬于老城區的優質教育資源,在今天的城東片區紛紛設立分校,組成了一艘教育的“航空母艦”——城東學園。
醫療:家門口實現問診名醫
位于安吉路東南側的泉州市第一醫院城東院區,為片區提供了優質的醫療保障。院區即將投用的二期病房大樓,可再新增床位700張、停車位1118個。
居住:現代化商業文體攬足人氣
中駿世界城、星光耀廣場等商業綜合體接連落地,城建·水墨蘭庭、水墨芳林等商住項目紛紛落成,不斷為這方沃土聚集“人氣”和“財氣”;先后回遷安置的美仙山花苑、海城花苑、學府上城等安置小區,既構筑了新的家園,也為片區留住了人氣人脈,共同在這片宜居宜業的熱土上幸福地生活。
產業:形成企業總部聚集區
花香自有蝴蝶繞。魅力城東已吸引福煉總部、福建廣電網絡大樓、中國移動公司泉州總部、國家電網泉州電力調度大樓等企業總部入駐,片區已成為現代和高端服務業奮進的廣闊舞臺,實現產城融合。
瞄準發展新高地 掀新一輪建設浪潮
精細孕育,精彩不斷。這里曾邁出了泉州城市“向東”的第一步,承辦全國第六屆農運會帶來的自信、自豪與歡樂仿佛還在昨天,激勵著我們筑造泉州“市級文化體育中心”“第三產業新區”和“健康型居住新城”的豪情。
譜寫新章,只爭朝夕。為落實市委、市政府作出的“城市要聚”的工作部署,城東組團開發建設指揮部成立。該片區正按“擴大規模和高標準完善提升”的要求開啟新的征程,期待又一次美麗的綻放。(記者 王樹帆 通訊員 蘇仕穎 陳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