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環境筑牢大防線
泉州市衛健委認真貫徹全國愛衛辦部署要求,結合疫情的防控形勢,認真指導各市扎實開展冬春季愛國衛生運動,全面助力疫情防控工作,不斷筑牢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屏障。
加大環境衛生整治力度
市衛健委將農貿市場納入重點場所疫情防控常態化工作專項檢查,進一步強化市場保潔人員的管理、督促,增加保潔頻率,督促市場垃圾日產日清,堅持市場每日休市清洗消毒工作。
結合創城創衛工作持續深入開展環境衛生專項整治,清理市場周邊衛生死角,堵塞鼠洞;疏通排水溝,清理排水溝垃圾、污水;并保持“一日一清潔消毒、一周一大掃除”。
加強對活禽出售宰殺區、殺魚區、廢棄蔬菜堆、垃圾桶的藥物噴殺,降低蒼蠅密度;加強市場內公廁保潔、消殺;對滅鼠筒布放情況進行自查,及時合理布放滅鼠筒并投放鼠藥;活禽售賣區域獨立設置,實行活禽銷售與宰殺分離,衛生狀況良好,確保下水道通暢。
規范市場管理,對市場內外環境臟、亂、差,違章搭建、占道經營、亂停亂放、亂吊亂掛、亂貼亂畫等現象進行治理,發揮農貿市場經營者和從業人員的主觀能動性,落實各自攤位衛生的主體責任,加強室內農貿市場的預防性消毒,指派專人每天早晚各一次進行衛生消毒,開展農貿市場的環境衛生大掃除,及時清理垃圾、徹底清除衛生死角。
8月1日至9月30日,全市共整治農貿市場428個,開展整治活動2412次,整治市場衛生死角24156處,開展禽類“白條”上市、野生動物販賣專項整治875次,參加活動58989人次。
除“四害”阻斷疫情傳播
泉州采用藥物滅殺和環境治理相結合的綜合防制措施,預防和控制病媒生物傳播傳染病暴發,降低新型冠狀病毒通過環境傳播的風險。
做好防蚊滅蚊與清除蚊蟲滋生地的噴殺和滅鼠工作,定期消殺,積極發動商戶參與除“四害”工作,降低各種病媒生物的密度,使鼠、蟑螂等病媒生物得到有效控制。8月1日至9月30日,開展衛生消殺9426次,衛生消殺總面積達19785600.75平方米。
落實落細,重成效,強化日常管理。定期開展“大清掃”工作,多部門聯合加強對農貿市場的行業指導和督促檢查,督促市場開辦者履行主體責任。每周組織清潔工對市場進行大清掃,主要是清理空曠地、閑置地的垃圾、淤泥等雜物,填平積水,清理溝渠,疏通下水道。對人流重點區域加設垃圾桶,與商戶做好解釋溝通,讓其自覺將垃圾、爛果倒入垃圾桶。做到每周開展環境衛生集中整治活動,清潔市場內外環境。注重“群防群控,宣教引導”,把倡導戴口罩、戴手套,保持手衛生和社交距離等防護措施,引導從業人員和顧客注意個人防護,最大限度地降低暴露和感染風險。
開展健康科普宣傳
近日,市愛衛會轉發《全國愛衛辦關于開展冬春季愛國衛生運動 助力常態化疫情防控的通知》,要求積極開展健康科普宣傳,提升群眾防病能力和文明衛生素養。
市愛衛會要求,加強組織領導,組織發動廣大干部群眾積極參與到冬春愛國衛生運動中來,全面開展環境衛生綜合整治,要進一步強化常態化機制,助力常態疫情防控;中心市區結合創衛工作,各縣(市、區)要結合本地區冬春傳染病疫情形勢,積極開展衛生健康教育宣傳,使群眾正確掌握自我防病的知識技能,提高衛生意識和防病能力;大力開展環境綜合整治清除“四害”滋生場所基礎上,全面開展新一輪除“四害”消殺工作。(記者 張沼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