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著眼鏡、雙目炯炯有神……桌案前,手握毛筆俯身作畫的這位老者叫楊繼農,今年74歲,是鯉城區實驗小學退休美術教師,正在為個人國畫義賣作品展作準備。老楊熱心公益事業,近幾年,他曾舉辦過兩次國畫義賣作品展,義賣所得善款均用于幫助患病、貧困學子。
楊繼農聚精會神畫畫
“小時候跟隨父母到福州生活,父母送我到福州青少年宮學習素描和木雕。”楊繼農回憶,上初中后,他被美術老師選入興趣班,初次接觸到國畫。高中畢業后,他回到泉州,拜著名畫家黃紫霞為師,“20歲那年,我入職泉州市紫江小學(后合并入鯉城區實驗小學),成為一名體育教師,一干就是10多年。后來因為學校的需要‘轉型’為音樂教師,之后又擔任美術教師,與最鐘愛的美術為伴,直至退休。”
在學校任教期間,楊繼農一直堅持國畫創作,“工作忙的時候畫些簡單的花鳥圖,不忙的時候畫一些有難度的山水畫。”2006年,退休后的他經常往返于鯉城區幾所小學教授國畫,雖然辛苦,但聽到孩子們叫著“楊老師”,他內心就十分高興。
笑臉盈盈的老楊有著一顆善心。2014年,在朋友的建議下,他嘗試開辦個人國畫義賣作品展,反響不俗,共義賣了60多件作品,籌集到3萬多元善款。“當時3萬多元的善款捐給了惠安一名患病且家庭貧困的小男孩,能夠幫助他,我感覺非常高興。”他笑著說。去年9月10日,楊繼農攜幾名學生舉辦師生國畫義賣作品展,籌集了1.7萬元,這筆善款捐給了特教學校,用于幫助貧困學子完成學業。
“畫畫是一件費時費力的事情,完成一件畫作耗費兩三個月時間都很正常。”老楊說,去年以來,大部分時間他都在家作畫,等積累60多件作品后,他打算再辦一次個人國畫義賣作品展,“受疫情影響,上半年沒有到學校教國畫。這個月開始將重返校園,到家附近的幼兒園及市區一所小學,教師生畫國畫。”(記者王麗虹 通訊員施遠圻 文/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