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舉國上下萬眾一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期,泉州市婦聯廣泛發動全市3萬多名婦聯執委、5萬多名巾幗志愿者以及各級巾幗文明崗、三八紅旗集體等廣大婦女同胞積極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一線。抗“疫”如火如荼,奮戰不勝不休。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疫”里,到處活躍著醫務人員、社區基層工作者、巾幗志愿者、企業家等最美身影,泉州市的“巾幗女將”在前線后方展露英姿,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著“她力量”。在2020年第110個“三八”婦女節即將到來之際,讓我們一同聆聽她們的“戰疫”故事。
市婦聯定向捐贈幫扶全市12個薄弱村(社區)婦聯開展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
吳麗秀(右二)帶領醫護人員為居民測量體溫
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稱贊泉州市馳援湖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醫護人員為白衣戰士
從緊張忐忑到踏實堅守 馳援護士詮釋天使初心
深夜出發、嚴格防護、進入病區、消毒環境、護理病人、核對醫囑……這是泉州市第一批馳援湖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8名護士在金銀潭醫院每天的工作。忍受著防護裝備帶來的憋悶和疼痛,泉州市中醫院急重癥醫學部護師謝姊潼、陳鴻琴和其他6位年輕的女護士一樣,她們細膩光滑的臉上早已被防護裝備留下了粗糙的壓痕。
新冠肺炎病人的病房有著令常人畏懼的感染危險,醫護人員每進出一次隔離病房,大約要執行30余個動作,經過幾十次的手衛生消毒。按照規定,一套一次性防護服的使用時間不能超過5小時,謝姊潼和同事都至少在隔離病房待到4個小時再出來。“不然總覺得劃不來,覺得對不起緊張的物資。為了節約防護服,我們都干脆不喝水,那樣就不用上廁所,也不用換口罩。”除了護理病人,她們還要負責打掃衛生、喂水、喂飯、處理醫療廢物和生活垃圾。如果有家屬送東西過來,她還要去指定區域拿取、消毒,再送到患者手邊。
已從事5年護理工作的陳鴻琴坦言:“一開始來到武漢定點醫院上班,說實話有點緊張,尤其是對未知的恐懼,自己即使小心謹慎地穿好了防護服,心里還是像懸著塊大石頭一樣,進了病房都不敢深呼吸。但是上完第一天班之后,心里就踏實安心很多。”陳鴻琴至今仍記得1月29日自己接觸的第一個病人是一個滿臉盡是悲傷憂郁的小男孩。病房內,沒有親人陪伴的小男孩看到全副防護裝備的醫護人員站在面前,眼神里透著恐懼和緊張。
或許是多年醫務工作的專業歷練讓陳鴻琴能更快克服恐懼,陳鴻琴告訴記者:“看到小男孩驚恐與害怕的眼神,那一刻,我的心情反而放松下來。我在床邊一邊跟他打趣開玩笑,一邊不停地安慰他、鼓勵他,告訴他,姐姐會一直陪著他。真誠有效的溝通,讓小男孩也像我一樣放下了恐懼。” 雖然穿著厚重的防護服并戴著3層手套給病人采血、輸液十分艱難,但陳鴻琴還是憑著熟練的護理經驗,讓小男孩免去反復扎針的痛苦。“下班前,我來到小男孩病床前交接的時候,他笑著跟我說,姐姐再見。與其說是我鼓勵了小男孩,還不如說是小男孩的笑容,讓我堅定了阻擊疫情的信心。”
厚重的防護裝備在年輕護士的鼻梁上留下了粗糙的壓痕
隔離不隔愛,醫患的暖心互動成為前線醫護人員最堅強的“盾牌”。謝姊潼說:“有一次工作時我差點滑倒,一位病人沖過來扶住了我;醫療隊交接之前,我們收到一位大爺特地撰寫的對聯,稱贊我們是‘白衣戰士英雄本色’。這些關懷和肯定,讓我們倍感溫暖。”前路或許崎嶇,但有同胞并肩;“戰疫”尚未結束,所幸醫患同心。從2月24起在武漢短暫休整后,謝姊潼、陳鴻琴所在的福建醫療隊,3月3日重返金銀潭醫院的崗位,再次站在了阻擊疫情的最前線。
為了讓抗擊疫情一線的醫務人員安心奮戰,泉州市婦聯組織開展關愛支援湖北醫護人員家庭、送前方醫護急需物資、送家庭營養愛心包、送“親子時光”官微網絡愛心課、送心理咨詢和維權服務的“四送”行動,同時要求各地婦聯要開展縣、鄉鎮、村三級婦聯與支援湖北醫護人員家庭結對關愛活動,為最美“逆行者”護航。上個月,泉州市婦聯黨組書記、主席莊燦霞來到鯉城區和南安市看望慰問支援湖北醫務人員家屬,送上慰問信和慰問金,關切詢問其家庭、工作、生活狀況,感謝家屬對疫情防控工作的支持,并通過家屬向遠離家庭、奮戰在武漢金銀潭醫院的泉州醫務人員表達敬意。
德化縣巾幗志愿者走訪慰問幫扶因疫情受困的貧困婦女家庭
社區書記當好“跑腿員” 5萬巾幗志愿者暖人心
在泉州市晉江抗擊疫情一線上,總能看到這樣一個忙碌的身影,梳著簡單的發型,穿著干練的衣服,行色匆匆,奔走在大街小巷,組織帶領排查工作組,逐戶上門開展拉網式排查;耐心解釋居家隔離的好處、叮囑居民有效防疫方法,她就是晉江市靈源街道曾林社區黨支部書記、街道婦聯兼職副主席吳麗秀。自去年臘月廿九街道召開部署防控新冠肺炎會議以來,吳麗秀沒有休息過一天,一直奔走在抗疫的路上。她每天24小時待命,手機從不離身,生怕錯過任何一條街道疫情防控指揮組的指令。每天清晨8點,她就召集社區兩委在社區居委會召開短會,安排每日工作,然后就是啟動連軸轉工作模式,直至晚上10點多才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
社區是最基層的組織,也是疫情防控的第一線。“作為黨支部的領頭雁,自己辛苦點,多跑跑,社區居民就安全點!”作為靈源街道唯一一名女書記,吳麗秀毫不猶豫沖鋒上陣。她每天都是早出晚歸,還要上門接觸從疫區回來和有感冒咳嗽等癥狀的居民。為全力做好居家隔離人員的生活保障及心理疏導工作,吳麗秀在隔離點耐心開展工作。剛開始幾天,居民情緒比較激動,還要做好勸導解釋工作,每天要了解每戶的詳細情況,給居民上門送物資,統計需要采買的物品。她既當指揮員,又當戰斗員,帶領社區兩委每日奔走在各崗哨之間開展巡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她挨家挨戶地詢問,對“家中是否有從外地返鄉人員,有無發燒、咳嗽人員”等情況進行詳細登記;她張貼小公告、懸掛橫幅、發放宣傳資料,只為提醒居民做好防護措施,消除焦慮恐慌心理。
與吳麗秀一樣,泉州市還有3萬多名婦聯執委為織密社區疫情防控網默默貢獻著“她力量”,其中市婦聯選派機關及下屬單位11名黨員、干部進駐鯉城區鯉中街道12個社區。與此同時,泉州市5萬余名的巾幗志愿者們也在市婦聯的倡議下行動起來,在社區防控、鄰里關愛、守住家門中發揮獨特作用。巾幗志愿者陳珊虹主動要求加入防控工作,每天一大早,鯉中街道通政社區的“婦女微家”群里,她都會準時向鄰居們發出溫馨提醒:“大家盡量不要外出,勤洗手、多通風,注意保暖”“外出一定要戴口罩,有什么需求可以告訴我們”……在社區疫情防控戰中,巾幗志愿者們鄰里守望、姐妹相助,悉心照顧獨居老人、困境兒童、單親母親等特殊群體,同時讓留觀人員在異鄉感受到溫暖。
泉州市各地婦聯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各界婦女愛心不斷 合力支援抗擊疫情
鯉城區各界婦女捐資捐物91.6萬元;豐澤區各界婦女捐資捐物164.82元;洛江區各界婦女捐資捐物191萬元;泉港區各界婦女捐資捐物70.85萬元;晉江市各界婦女無私捐贈545.962萬元;南安市各界婦女通過各種渠道籌集捐贈防疫資金90.77萬元;德化縣各界婦女捐資捐物64.6萬元……連日來,在市婦聯的帶動下,全市各級婦聯組織各界婦女大力弘揚“樂善好施”精神,積極募集捐贈醫用防護服、N95口罩等防疫物資,為控制疫情做出實實在在的貢獻。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月28日,泉州各縣市區女性愛心人士和女企業家總共捐款捐物1363.492萬元。
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疫情牽動人心,1月29日,泉州市女企業家聯誼會發起了“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工作募捐活動倡議”。作為泉州市女企業家聯誼會會長的陳秀玉女士率先為武漢定點救治醫院捐贈價值17萬元的消防器材,她說:“不到一周的時間,全市女企聯就有30位會員參與,累計捐款捐物260多萬元。疫情當前,人人有責。作為‘半邊天’的我們,有責任發動社會力量,結集社會愛心與信心的力量,一同抗擊疫情。”
2月中旬,防控工作轉入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手抓的階段。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泉州市各地婦聯全力以赴,踴躍投身服務一線,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復工,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各項工作有序推進。為保障應急物資生產,全市不少女企業家率領企業員工,加快復工生產。泉州鯉城區婦聯兼職副主席、泉州鯉城區女企業家聯誼會常務副會長陳蕓經營的企業第一時間果斷轉產醫用級別防護服,她說:“公司原來是生產紡織裝備的,臨時轉產,需要克服生產設備、技術流程等各種難題。同時,疫情使春節假期延長,大部分員工休假未歸。”為此,企業準備了大量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落實各項防控措施,確保員工健康上崗。從2月5日開始,僅用5天時間,該企業就完成調運組裝生產線、采購原材料、動員70名工人復工等一系列工作,生產出醫用級別防護服,供應抗疫一線。而今,她所在企業的工人們仍然身穿白色防護服、佩戴口罩,或在縫紉機、熱封機等機器前忙碌;或有序為產品進行包裝,準備運往一線投用。據悉,該企業還為泉州鯉城、豐澤、永春捐贈醫用防護服共計1500套,積極為防控疫情貢獻力量。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泉州市婦聯充分發揮組織“聯”字優勢,發揮各級婦聯執委帶頭領,三八紅旗手、巾幗建功標兵、五好家庭等優秀典型奮力沖,女企業家全力助,巾幗志愿者盡力幫的四支隊伍作用;同時搭建了婦保法律咨詢服務與“云招聘”兩個平臺,并在非常時期開通了居家課堂、親子課堂、鄉村振興巾幗行動網絡課堂三個課堂,此外,還充分運用了“聲屏報網微刊”六位一體的婦聯媒體宣傳矩陣,開設了《防控疫情 泉州巾幗在行動》《戰“疫”她力量》《防疫線上最美的你》《戰“疫”家行動》《特殊的親子時光》《致敬海絲巾幗奮斗者》等欄目,以“感恩”“珍惜”“溫暖”等為主題,推送全市各級婦聯組織、女黨員、婦女干部、執委、女企業家、巾幗志愿者及廣大婦女姐妹,積極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一線工作情況,組織動員全市廣大婦女和家庭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中貢獻巾幗力量。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市婦聯增加了20個市級三八紅旗手名額給支援湖北醫務人員及參加防疫工作的一線醫務工作者,以宣傳疫情防控一線涌現出的優秀典型和感人事跡,與此同時,揭曉20名“我心目中的最美‘娘家人’”,開展“泉州市婦聯2019年十大新聞”宣傳報道,宣傳與廣大婦女息息相關的各項特色工作,為婦聯工作宣傳造勢,形成上下聯動、全社會共同支持關心婦女事業發展的良好輿論氛圍。(記者 陳森森/文 通訊員 林暉 連文元/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