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人才“引不來、留不住、用不上”的現象時有發生,是泉州及其他兄弟市面臨的一大共性問題。對此,泉州省人大代表陳曉莉另辟蹊徑,提交了一份《完善政策扶持機制,鼓勵企業建設異地研發機構》的建議件,鼓勵借助異地人才力量,為本土創新發展增添動能。近年來,人才“引不來、留不住、用不上”的現象時有發生,是泉州及其他兄弟市面臨的一大共性問題。對此,泉州省人大代表陳曉莉另辟蹊徑,提交了一份《完善政策扶持機制,鼓勵企業建設異地研發機構》的建議件,鼓勵借助異地人才力量,為本土創新發展增添動能。
“‘不求所在、但求所用’是值得探索的思路。”陳曉莉指出,當前泉州越來越多的企業作出了嘗試,通過建設“異地研發中心”的方式,在科研機構集中、高端人才集聚或者某一產業鏈條成熟完整、研發能力較強的地區設立域外研發中心,“走出去”用才,既提升了母公司的研發創新能力,也為泉州經濟社會發展創造了一定價值。
陳曉莉建議,地方政府可以引導市場化的服務機構在外地建立統一的“共享異地研發中心”,為屬地的中小微企業在異地提供完善的辦公環境,配備專門的管理團隊,代替中小微企業出面洽談對接行業專家、科技資源、招募人才,并承擔人才代管和人才派遣等人事管理職能。同時,可借鑒廈門的扶持政策,大膽探索創新路徑,出臺針對異地研發機構的專項扶持政策,進一步深化開放合作創新機制,統籌優勢科技資源,吸納外地人才、技術等創新要素。在此基礎上,建議協調稅務部門,加大對企業異地研發機構的傾斜力度,將企業異地研發機構的房租、人員經費等實際投入列入加計扣除范疇,以進一步激勵企業的創新積極性。(記者陳林森)